2.基地设立的定位
制造业的产业链包含多种要素。从整个链条来看,每一条链之间要形成共振才能达到同频的效果。基地做好连接服务的同时,也广泛地吸纳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优势,搭建平台给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发挥功效的机会。
运营商关注企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以及两化融合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有了新一代新技术的支撑,工业化也逐步完成全方位的智能化。企业一方面觉得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另一方面觉得工业互联网是工业大数据的处理器,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
企业系统之间的大量连接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平台汇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新效益”。工业互联网其实是一种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将企业从“生产型”转变成“服务型”。我们也在建设华东云数据和云计算中心这样的工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帮助企业立足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一些精准的生产和营销。
2.6.2 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
国家把制造业的转型提上日程,其实是为了使大家达成一个共识:不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如何迅猛,国家还是离不开实体制造业。制造业的变革其实是各种因素促成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可以通过加快自己的物联网、大数据、云等技术革新,并将相关技术结合起来,突破目前的节点。
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以前有人误解发展的核心在于小发明、小创造和小工艺流程的改变。例如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它们不断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也改变了原先制造的环境和制造流程。
2.6.3 智能制造的场景分割
实际上,智能制造应该是制造业体系内部的一种分解。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从智能制造的四个方向上进行场景分割,再来解释。
1.智能化生产场景
最早的时候,智能制造被理解为自动化,即将生产过程由原来的非自动化变成自动化,在这个基础上添加“工业网络”就是智能化。智能化能实现不同数据之间的衔接和集成,有效地实时收集和传达现场的数据和指令。例如我曾经参观过的红领集团,它就是实现了智能化的生产。
2.网络化协同场景
现在的产业很难仅在一家企业内部完成。虽然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了,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却没有变化。因此,企业生产规模化、精益化和服务质量化的模式就逐步增多了。
3.服务化延伸场景
企业在原有的产品上叠加一些智能模块,实现产品连接和运行的数据采集,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产品的预测性维护和智能服务。这种模块适用于传统电动车、家用机器人等产品上。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卖产品模式,服务化延伸场景中产品出厂只是服务的开始,从而为工业企业提供新的产品服务和盈利模式。
4.个性化定制场景
个性化定制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企业管理系统改造,实现用户需求直接转化为生产排单,构建覆盖客户、制造、供应商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实现由个性化需求驱动的供应链早期介入和设计协同。实际上,红领就是通过各种个性化的定制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
2.6.4?传统企业与运营商的“连接”
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关注生产的过程,但运营商更关心“连接”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智能生产、网络协同、服务延伸以及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的连接。连接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连接——智能化的生产,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连接——网络协同,企业和产品的连接——服务化的延伸,企业和客户的连接。企业要想实现数据的交互和智能的控制,都离不开运营商关注的“连接”部分。
1.运营商的角度
原先,运营商的连接是孤立的,由于没有观察过连接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整个智能制造应用的提升,导致我们只是满足于打电话这种数据的传输。而现在,我们更关注应用的连接——连接产生于哪些场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连接。运营商关注这种连接场景后,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供相应的连接,因为企业对质量、稳定性和安全的要求是不同的。企业对电话的要求只是接通,对数据流量的要求就是短信、邮件之类的,对视频业务的要求便是网速的带宽又快又稳。
但是,要将连接应用于智能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对网络的要求却是智能化,也就是网络带宽能力要随着应用不断增强。例如,“双十一”时所有的流量产生一个峰值,网络就必须能够适应这种峰值的流量;而平常非促销期,网络的流量比较低,运营商就可以控制网络的带宽促成智能化。
原先,运营商只需传送一些实时性不高的简单数据,延迟几秒钟没有关系,稳定性的要求也不高。但是,连接一旦应用到生产的过程中,时延对于稳定性的要求很高,连接的网络自然要稳定。所有由连接控制的智能生产的流水线,线路中断不能完成指令的同步就会导致生产失控,会带来大量的残次品。
运营商更多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