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该技术在个性化与方便性上有其独特的长处

 知乎负面     |      2021-10-27 16:09

  “三只松鼠”的老板章燎原说:

  相对于传统企业,我们会控制得更好一点儿。因为我们的反馈系统很实时,供应链响应很快速。举一个例子来讲,你到超市去买一袋坚果。肯定生产日期是三、四个月以前的,甚至更长。因为传统的模式,这个产品,我要买给你,要通过代理商,通过这个仓库,那个仓库,通过商超,积压等各方面。它的货龄会比较长。第二个在整个物体的运输过程当中,它会失去一定的控制。

  所以我们的产品,相对传统企业,它会更新鲜。因为互联网,大家都知道是直销模式,是我的仓库发给你。我的仓库夏天的时候会有空调,可以起到保鲜作用。这是一个先进性。第二个,对上游供应商的管控,我们能够实现快速的响应。这个快速的响应是指我的数据是实时发的。每个消费者买过之后,好不好他都会做出评价。

  “那么对于这个品质的好坏,我们相对传统企业,我们的反应是迅速型的。有人说咸了,有人说淡了,买过之后他立刻写评价。你的产品好不好,4.9分,4.8分,马上出来。我们会实时改进。以前叫持续改进计划。”

  13颠覆式创新思维

  “颠覆式创新”也叫“破坏式创新”,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最早提出的,近百年后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创新理论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弥补和改进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

  阿里巴巴宣布从2013年11月起,在手机上使用其旗下手机淘宝、来往、聚划算、天猫、支付宝等客户端的用户将可以申领阿里巴巴赠送的每月2G的定向免费流量包。来往推出免费流量,或将能够刺激和吸引流量耗费严重的微信用户,此举被视为挑战微信的一大利器。但是流量免费真的就是杀手锏吗?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论坛发帖时,强调了移动通信产品“来往”对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强制每一个阿里员工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100个用户,并在帖子中正面向微信发起挑战。马云称,“‘来往’最大的特色是几万名员工不服输的精神”,表示应该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微信。

  周鸿祎说: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无论是来往还是易信,在核心功能上都与微信基本相似,均采用相同的移动社交产品架构,以“智能通讯录”为核心获取好友,实现语音、文字的即时通讯。既然现有的产品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那么对于用户来讲,来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阿里也知道难以在核心功能上有大动作,便增加了很多小的特色功能来吸引用户,还明确提出了比微信“多那么一点”的口号。针对微信群最多40人的限制,来往支持500人的聊天大群;针对微信的付费表情,来往对所有的卡通表情一律免费。除此之外,来往还集齐了当下社交产品的所有亮点:与豆瓣群组相近的“扎堆”、与Snapchat相近的“阅后即焚”、与米聊相近的“涂鸦”、与啪啪相近的“语音图片”。

  功能虽多,但有自身特点的却很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的网友会说“来往是一款移动功能大合集且无自身特色的高质量IM产品。”

  敢于颠覆,化腐朽为神奇

  上世纪90年代,一些公司不断进行投入,力图研发出品质更高的CD技术。然而这些产品早已远远超出了客户需求。公司如何才能获得增长?答案是采用一种简洁、方便的技术,叫做MP3。尽管MP3的音质不如当时已有的产品,然而该技术在个性化与方便性上有其独特的长处。

  MP3技术对索尼的工程师们来说毫无吸引力,超级音质是其产品线的竞争要素。最近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中,一位索尼工程师评论道:“我一点都不喜欢硬盘这种音乐储存介质——它们不是索尼的技术。作为一名工程师,我对它没有一点兴趣。”

  苹果因iPod的成功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索尼却失去了这个市场。

  “颠覆式创新”原名Disruptive Innovation,在中国互联网里也被叫“破坏式创新”。“破坏式创新”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最早提出的,近百年后的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创新理论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在其名著《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再次清晰的提出破坏性创新,并弥补和改进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特斯拉汽车的CEO艾伦·穆思克完全没有任何汽车行业从业经验。也正因如此,他可以摒弃汽车行业的传统发展思路,选择电动豪华轿跑车切入高端市场,用硅谷IT行业的发展理念、前沿技术和商业模式,为Model S车主打造了异于竞争对手的崭新产品体验和创新价值。

  创业家最爱做些颠覆性的事情,约瑟夫·熊皮特说过:“创业家的职责就是创造性毁灭。”当你具备了正确的要素之后,你就会获得回报。苹果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真正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再加上出色的品牌运作,才能让顾客真心实意并且毫无后顾之忧的去购买产品。

  周鸿祎说:

  “商业模式的颠覆就是在商业模式上瞄准行业的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