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牌文案要怎么做?这里有一个法则可供参考:ELM经验法则。
ELM经验法则,意思是推敲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这一法则认为,文案占据消费者心智有两条路径:中央路径(central route)和外围路径(peripheral route)。
中央路径:利用逻辑、推理和深入思考来说服消费者。
具体做法:灌输各种事实、数据、证据、证书、研究、报告,将它们融入你的文案中。
比如麦当劳文案:
◆ 已卖出数十亿汉堡
空调文案:
◆ 卓越的性能,令××空调在××××年全国空调质量检测中获得能效比CCOP值,最高达3.34的殊荣
汽车文案:
◆ 镁合金轮圈后的14英寸【注:1英寸=2.54厘米。】转子满负荷运转;身体随着V10发动机的咆哮而颤抖
带有事实、数据等客观理性信息的文案能够让人产生信任感。但对文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呈现事实,而是为文案的核心观点和诉求找到合理化的说法和事实支持。举例讲,纯净水品牌使用中央路径手法创作的文案,宣称自己的产品经过“27层净化”,实际上,这只是将5层标准净化工序细分成27层,而且,同类产品的净化工序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在这里,事实和数据虽然不是谎言,但充其量也只是将品牌诉求“合理化”的手段。
这就是文案大师迈克尔·马斯特森(Michael Masterson)所说的“伪逻辑”(false logic)手法,即通过改变措辞和相应的写作技巧,操作(不是谎称或故意造成误解)既有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由文案创作者来筛选事实,决定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哪些信息,以此左右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
比如,有一则水果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 亲自尝过的人不到1/1000
读到这则文案,大多数人的理解都是:这种水果很稀有。但逻辑学家可不会这么理解,他们看到这种说法,会认为这种水果没人买,不怎么受欢迎。文案所表述的是事实,但依据不同的理解逻辑,可能呈现不同的真相。究竟哪种逻辑是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文案达到它想要的效果。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究竟是由感性所决定,还是由理性所决定,目前并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的思维里,只有5%是完全有意识的,而且据神经学的证据显示,人在3秒之内做出的要不要购买某个产品的决定,是基于感性的。所以,文案运用理性手法只是为了将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合理化,最重要的还是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这就是“外围路径”的运用。
外围路径:利用愉快的想法和积极的形象或“暗示”所产生的联想来说服消费者。
具体做法:在你的广告文案中填满色彩缤纷、令人愉快的形象,幽默或受人欢迎的主题,或者名人代言、推荐,等等。
如果说中央路径对应的是商品或服务的实际功能,即消费者的显性目标,广告文案专注于这一块,比较的是功能、价格,那么外围路径对应的就是“隐性目标”,即情感化、情绪化的诉求,文案在这个方面表现的是品牌形象或个性。
举例来讲,保险的文案通常采用“中央路径”来说服消费者,而饮料的文案则更多采用“外围路径”。这是因为对于房屋保险,消费者会更倾向于理性地考虑付出和收益是否平衡,手续是否方便快捷,保险公司是否靠谱等,而对于饮料,消费者考虑的则要少得多。
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品和服务是完成目标、满足需求的“工具”,保险是为了实现安全和保障的需求,饮料是为了满足饮用的目标,但这些都是显性的目标。实际上,所有的保险、所有的饮料品牌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这些显性需求,那么,消费者究竟依据什么选择你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其他的?假设两家保险公司给出两种优势相当的保险类型,假如面对两种味道差不多、分量差不多、定价也差不多的饮料品牌,消费者如何选择?
大多数时候,隐性目标才是影响购买选择的关键。举例来讲,饮料作为同质性很强的产品类别,怎样通过外围路径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常用的一种手法是运用“青春”“美丽”“活力”“激情”等词汇来诠释品牌形象和个性,让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差异化的“定位”。
再如,20世纪80年代,IBM有句很有名的广告词:
◆ No one ever got fired for buying IBM(没有人因为买IBM而被开除)
文案宣传电脑的可靠性、效率、功能性,针对的是消费者的显性目标,消费者在考虑买电脑的时候,或许会将IBM作为选项之一,但当IBM文案点出消费者心目中的隐性目标时,就能让消费者在商务采购的场合下,出于从众心理或者出于对文案的认同,将IBM列为第一选择。
中央路径处理和外围路径处理,实际在广告文案的创作中,这两种处理方式通常是并存的。比如农夫山泉的文案:
◆ 农夫山泉有点甜
这是外围路径手法;
◆ 水源来自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千岛湖,水质达到国家1类水体标准
这是中央路径手法。
再如沃尔沃汽车的“安全”之所以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扎根,首先是基于外围路径手法创作的别具创意的广告:在早期的报纸广告中,沃尔沃公司采用照相技术,拍摄了一张不可思议的照片,数辆沃尔沃汽车摞在一起,在没有电脑特技和PS技术的时代,这个画面的效果相当震撼,充分诠释出“安全”这一核心诉求。
其次,对“安全”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