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食召的文案如何建立交情:
瓯地一隅之拙味,不导奢靡,不嗜辛辣,惟余粗俭,不敢调和南北之口腹,但愿温暖宾朋之心脾。
古雅、真诚、温暖的文字。不懂的人可能会觉得它太装,但懂的人自然会懂。
它们的招牌手工面——纱面,手工制作的步骤很复杂,但南食召不厌其烦地将整个制作过程用图文的方式原原本本展示了出来,这是文案部分:
古法手工纱面制作流程:
盐是纱面唯一的“添加剂”,盐的比重至关重要。一般而言,100斤 【注:1斤=500克。】 精面粉,要加入60斤水、11斤盐。但并非一成不变,比例会根据面粉的质地和天气干湿冷热有相当大的起伏。盐太多,面抻不开;盐太少,面就太塌太垂。这需要相当的经验。纱面制作一般是从午饭后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将盐(一定要无碘盐)在面缸里溶解于水形成盐水。
如果先在面粉里加盐混合,再加水和面,盐分会分布不均匀。
往盐水里倒入面粉,搅拌均匀进行揉面。揉面粉也要靠多年积累的经验,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面粉要揉透,面团揉透做出的面就有韧劲好吃。手工揉出来的面的韧劲是机制面所不能企及的。当然,揉这么一大缸面,还得需要相当的体力。
揉好的面倒在面板上,用刀在面团肚子上深深地剖开一刀,让面充分呼吸。
……
说明非常细致,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师傅一边制作纱面,一边和你唠叨怎么做。
正是从这样不厌其烦的细致讲解中,用户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其中的诚意。这个贩卖家乡食物的小店,通过食物和文字,和人们分享这份关于乡情的回忆:
儿时与伙伴在田野间玩累了,奶奶喊回家吃“接力”(瑞安话“下午点心”的意思),常是一大碗满满的纱面,加一勺白糖半勺猪油,甜香可口,吃完又生龙活虎去玩耍。过节过年随父母去走亲访友,也常是提一篮沉甸甸的纱面作为礼物,上面放上一片红纸,红白相映,甚是喜庆。未到饭点时刻,亲友间的招待,便是一碗纱面,浇一点黄酒,放上炒好的姜末、香菇、肉末,再盖上两个煎鸡蛋,香气腾腾,实是人间美味……大学在外念书,每遇节假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求母亲来一碗纱面。只有在实实在在地端着一碗纱面狼吞虎咽时,儿时的那些记忆碎片才变得明晰起来。常想,大概纱面是古时乡人对自己性格的写照吧,也只有清幽的江南人才会迷恋如此阴柔、温和、细滑的食物。
所以,要开个家乡的食材店,和各地的朋友分享这份乡情,首先想到的便是纱面了。
和人们分享这种对于“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近乎痴傻的坚持”:
我们找到的林师傅为人憨厚,尽管不少村里人会笑他傻,但他夫妻俩仍然坚持用祖辈的老工艺制面(比如别人搓面只搓一遍,他坚持反复搓三遍),每天只能做80斤左右的纱面(产量大的农户一天能做140斤左右)。林师傅亲手为我们煮了一碗他的纱面,那种细腻柔韧的口感确实不是一般面所能企及的。也许,世间所有美好事物都源于那种近乎痴傻的坚持吧。
纱面和木活字印刷、古法红糖一样,都是靠天吃饭的手艺,天气不好的话根本无法进行生产。听说当初《舌尖上的中国》本打算拍瑞安纱面,但因为连日阴雨,只能放弃拍摄计划。难怪那么多传统工艺在这个讲究精确和数
量的时代举步维艰,机器为逆天而生,而手艺则必须顺天。
我们愿和大家分享家乡的这种由阳光赐予的“顺天之味道”——纱面!
同时,南食召还会自创食谱,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还有这样贴心的小Tips:
◆ Tips:纱面是挂晒,发酵好的面条因撑开变细,而靠近竹竿的部分则会粗些。
◆ 我们出售的面都是完整的一条未曾切割过,保留了这种全手工的特殊性。
◆ 为均衡口感,煮面时可先将粗的部分投水多煮一会儿再加入面细的部分。
所有的文案都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情味,以及缓慢、用心的手工气息,这种诚恳而温暖的品牌气质,带来了用户的深厚感情:
快递发错了,没关系,依然给好评;
煮出来的面不好吃,不是产品的错,自己反省,是煮的火候不对;
发货慢,断货了,不催,耐心等;
……
温东龙的“故乡车站”,和南食召类似,也是经营贩卖故乡的乡土食物,看看它的文案:
◆ 知根知底的故乡美味。
◆ 散在旧时光里的故乡记忆。
◆ 总有些故人,总有些故事,会烙在我心里,又慢慢飘散在风中……
◆ 我能记得的,不过是些情绪、光影、味道的碎片,
◆ 而我人生三十多年的岁月,
◆ 把这一切都酿成了一坛。
吃一碗,我就醉一分,再吃一碗,我就笑出泪来。
◆ 故乡和我,就站在光阴的两端,
◆ 而我,再也回不去了。
◆ 知根知底的故乡美味。
◆ 那些片断那些味道,哪怕别人根本不屑一顾,于我却视若珍宝。
◆ 在我心里,
◆ 霉豆腐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一小块就能下一碗热饭。
◆ 每次回家过年,我总会带上两罐返京。
◆ 吃完,也就没了。
◆ 没到过年,老妈的手再巧,也难做成霉豆腐。
◆ 一块霉豆腐让我想家。
◆ 而家,还那么远。
◆ 有成千上万的人像我一样 从乡下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