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此,仅传播自己或所在部门掌握的真实信息,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公共事件做权威判断,避免(尤其是没有依据的)情绪化言论或行为等,应该成为精英意见领袖在微博空间的主要行为准则。
三、学习功能利用
信息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微博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图景对意见领袖利用微博功能进行信息传播至少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适时、恰当利用微博
要求政府官员、学者及其他专业人士培养“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利用微博功能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能力”。具体来说,(尤其是)当公共事件突发之时,意见领袖应利用其微博适时、恰当地说明事件本身的核心信息与其宏微观及近远期背景,提供事态的进展信息,分析其逻辑,预测甚至引导其转危为安,乃至化危机为转机,以最好的方式结束等。
(二)利用新媒体的互文特性
要求意见领袖具有新媒体互文的知识与运用能力。所谓互文,即在不同的文本之间“参互成文”。具体来说,在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应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相关博客、互联网视频、新闻网站乃至官方通告等的链接,以对微博本身的简短内容形成补充,以此履行意见领袖发布权威信息、提供专业知识、引导健康舆论的职责。
(三)彼此形成有机体
在相关本地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意见领袖彼此之间应形成一个“有机体’,相互关照发言内容与参与程度,做到既从政府官方、专业方、研究方等多元角度参与事件信息传播,又在观点上求大同、存小异,共同推动事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掌握使用技能
意见领袖有效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微博信息传播,还需有意识地学习微博的一些使用技能,最基本的几项技能如下。
(一)撰写140个字的微博文
首先,应精心提炼第一句话,像新闻稿件写作中的标题一般,有质量的第一句话往往能在网民快速浏览的过程中抓住其注意力;其次,应科学提炼适当的关键字,以供网民进行搜索,关键字最好用符号加以强调;第三,应检查每一条微博是否自成体系,哪怕在针对某一突发公共事件连续发送多条微博的情况下,也应着重检查每一条微博的意义是否完整,以此杜绝在转发和其他碎片化传播过程中被断章取义的可能性。
与之相关,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信息被快速消费的微博平台上,尤其在突发事件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开放性文本,而要注重文本的闭合性,即让读者尽可能不加解读(演绎)就能理解微博主的原意。可以用简单的标点符号、123等数字符号来对文字内容进行编辑,以实现文本闭合性。
(二)使用图片
当需交代事件背景、进程等较复杂的内容时,140个字无法完整表达意义,可使用长微博工具。长微博不受字数限制,使用者可有逻辑地展呈其信息和观点,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两点:其一,即便是长微博,也不能连篇累牍,而要做到短小精悍,以符合微博阅读的整体特性;其二,长微博使用图片格式,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尚未实现图片内部搜索功能,因此长微博的传播完全依靠转发,在传递关键信息时应考虑到其效果可能不如文字微博。
微博配图是增加信息可信度的一个有效技巧,“有图”往往“有真相”,因而在需凸显现场性时,可运用配图或单纯发送一张“自我释义”的图片。需要注意的是,应注重图片的意义闭合性,杜绝发送会轻易引起歧义的图片,对可能引起歧义的图片应配合闭合意义的文字说明。此外,应对图片格式大小进行处理后再发送,充分照顾到用户在使用手机流量情况下打开图片所花费的时间(视频亦同)。一般来说用户在随意浏览微博时仅愿意花费不超过10秒钟来打开一张图片。
当然,正如美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乔伊斯?奥茨所言,“技巧带着读者一句一句读下去,但只有内容留在了他的脑海里”[12],上述微博的文字与图片使用技巧是为意见领袖有效呈现信息与观点服务的。
(三)建立微博主个人信用度
如前文所述,社会精英人士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资本将其意见领袖身份自然延伸到微博中,可以说其在微博上的可信度几乎是“天生”的。即便如此,微博中仍有为数不少的意见领袖参与购买粉丝、使用网络水军等行为。不否认在微博刚兴起时这种做法是有一定效果的,然而随着微博信息传播逐渐发展成熟,“僵尸粉”和水军行为与真正有质量的评论与转发之间的区别可被大部分网民轻易辨识。因此,这种做法是毫无必要的,意见领袖唯有通过内容来扩展、加强自己的影响力。
五、巩固意见领袖身份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信息传播中,当信息与观点全部来自官方或精英阶层时,即便这些信息是真实且完整的,也不足以取信于民,因此本地草根意见领袖的角色尤为重要——草根意见领袖一方面可以参与事件真实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可代表民意监督官方或与官方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