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引导作用,而企业门户微博对招聘官方微博所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转发,更能以较大的粉丝规模优势,更好地传播和推动微博招聘工作。二者之间的互动评论、转发传播,在信息渠道上产生了一种“对流”和“支持”关系。
9.3.2 企业微博群与个体微博群之间:信源供稿、传播协同
企业微博群与个体微博群之间的互动,同样体现了“信源供稿”与“传播协同”互动关系,而且,通过个体微博群的多次评论转发,更是对原始信源内容的加工与内涵的升华。
9.3.3 个体微博群垂直系统的协同:团队凝聚、互为支撑
个体微博群垂直系统,是指“领导人微博-专家微博-员工微博”三者之间的交叉协同。这三种交叉协同,以“互动转发”为外在的传播形态,本质上是对彼此话题、题材以及内涵之间的互动响应、引申和佐证,体现了团队上下一致的凝聚力。
9.4 企业官方微群/社区管理
较微博而言,微群/社区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1)在微群/社区发布资讯时,点选“同时发送到我的微博”,即可完成微群/社区与微博的信息同步发送(见图9-1)。
图9-1微群/社区发布器界面
(2)微群/社区与微博的信息同步发送后,在微博页面上的每一条正文下方,均会显示该条微博来源的链接路径(如“来自新浪微群/社区-官微研究”),借此可以拓展人际网络,增加公众对企业官方微群/社区的关注(见图9-2)。
图9-2微群/社区同步发送到微博后的微博显示效果
(3)在微群/社区发布时,嵌入#话题#,有利于系统地对官方微博信息进行话题归类和知识管理,更便于快捷、系统地检索调阅。
(4)在微博页面清理删除来自微群/社区同步的微博信息,不会影响微群/社区的源信息;同时,在微群/社区页面清理删除源信息,不会影响在微博页面的链信息。
基于微群/社区的上述优势和特点,特对企业官方微群/社区与全体成员在微博上的互动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1)企业各级官方微博(参见1.1.2微博的级别划分界定)的原创图文发布,以企业的官方微群/社区为统一端口,对员工微博不作要求。
(2)企业各类各级官方微博、领导人官方微博和员工微博,均应加入企业官方微群/社区,并进行群内积极的互动。
9.5 微博线下的立体协同
企业官方微博是将现实中的企业组织形象、资源与能力表现,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微博新媒体平台进行的立体展示。通过微博,外部公众可感知到企业优秀的文化、尊贵的品牌、热销的产品、真诚的服务以及技术等其他综合领先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是基于线下扎扎实实的职能协作和严谨流程来实现的,没有线下的协同,便没有线上的光荣(见表9-1)。
微博协同,是微博前端与末端、线上与线下、组织内部各职能单位之间的高度协调一致的系统。这种协同性的建立,在商机面前足以所向披靡;在危机面前,协同更是危机处理的前提,是重中之重,唯有协同,才能团结一致、赢回自我。
因此,组织协同性如何,是衡量企业官方微博运行效益的重要指标,对于改善参与企业官方微博的组织、个人和整体工作绩效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四部分 企业微博的危机管理
● 企业微博的危机
● 企业微博危机的应对
第10章 企业微博的危机
对微博危机的系统预警、准确判断、快速反应和良好化解的综合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科技与信息结合的微博时代,企业对经营安全与风险的防范意识,应远远大于对利润的追逐,没有经营管理的安全,企业无异于建在沙滩上的大厦,风雨来临就会倾覆倒塌。而微博新媒体的到来,使得人人都可能成为“危机杀手”。
10.1 关于“微博危机”
10.1.1 对“微博危机”的首要认知界定
危机的种类有许多,本手册谨对企业基于微博新媒体与危机紧密相关的危机管理进行了规范和界定。
对“微博危机”的首要认知界定:
· 不必惊慌和害怕微博危机
危机永远无法彻底地规避,但危机总是有先期征兆的。我们可以通过严谨科学的微博管理系统来洞察危机、预见危机并控制危机,进而化解危机。
· 微博危机并非神秘莫测
就危机而言,其本质只是信息,而微博这一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新媒体,仅是信息流载体。只是缘于微博媒介“短(篇幅短小)、易(撰写容易)、多(发送端口多)、便(操作简便)、快(速度快捷)、广(受众面广)”的六大传播特性和优势,使危机的信息传播效应倍速提升。
· 微博危机因“人”而起
除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外,追根溯源,一切危机,包括意外在内,都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因此,所谓“微博危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微博只是将现实中人的思想与行为展示在平台介质上,本身只是一个客观的信息载体平台,不存在所谓的危机。即便与危机存在关联,也只是“人为”因素在微博上操作不当,触发了恶性传播的按钮而已。因此,微博危机的本质和根源依然只是人的思想和行为。
在了解了上述对于“微博危机”的客观认知后,对于“企业微博危机管理”,我们便理清了逻辑:
所有“微博危机”都启始发轫于线下,也是在线下终结化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