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超级忙,但是又总是被打岔,因此当她来告诉我盯着薯条时我就有那么一点点恼火。随着脱口而出的一句“马凯拉,我可不是你那薯条的临时保姆”,或许我的不耐烦情绪已昭然若揭,以至于你可以想象当时她脸上的表情,一贯话唠的她登时哑口无言。
接着,尤兰达抛给读者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了吗?或者说,你是否也请别人为自己的分内之事做临时保姆?
马凯拉和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点像,我们拥有自己卓尔不群的产品——薯条,但是并不想为之承担应有的责任。请允许我向你发问:“你准备好了为搭建个人平台去担负起全部责任吗?或者,你是否在计划请一位临时保姆?”如果你迟疑地回答:“我想我会负责任吧。”那就问问自己为什么。
你是因为对自己所做之事一无所知而害怕吗?我确信并非只有你会碰到该问题。摆在面前的任务看起来的确十分复杂,令人望而生畏。在本书这部分,我将为你呈上锤子和钉子,以便于你在搭建平台前做到未雨绸缪。
我曾经和许多跃跃欲试的从业者谈过,他们认为可以将相应的责任转嫁给比自己更有经验者,并且思忖着,有经验的人,的确,那正是我所需要的!
但是你必须明白,你无法承担将这种事情交给别人要付出的代价,你必须亲自承担起责任,这主要基于四方面的原因:
1.没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产品。即便你足够幸运,拥有专门的销售公司;或者有足够实力雇用一个专业销售公司。但是对于你的产品或服务的细节,它们都不可能像你那样了解得细致入微。
2.没人比你更钟爱自己的产品。难道你真的以为会有人比你更在意自己的产品?我对此深表怀疑。你用去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去孕育新产品,曾几何时,内心深处有声音悄悄劝自己别再发疯,但你一再鼓励自己坚持下去,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为什么?热爱。你对自己的产品、服务,或者理念满怀激情,并且迫不及待地要与世人分享。
3.没人比你更在乎游戏的输赢。如果你的产品与成功失之交臂,受雇销售公司会立即注销你的账户,转而进行下一个项目;分销公司将很快用替代品来填补你的产品下架后的空缺;演讲中心会找来其他人取代你来演说既定题目。这就是现实,并非他们冷酷而不在乎你,只是他们不会把宝全都押在你身上,而是选择分项目投资组合的方式来分散风险。与此不同的是,你的命运沉浮决定于当前项目的成败。如果大获全胜,无疑你会赢得这场游戏所有回报的“头彩”;反之,你将承担一切后果。因此,你只能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4.如果你不做就可能没人去做。我很希望事情不是这样,但对我们95%的人而言,事情就是这样。
这就是你必须对分内之事亲力亲为的理由,不要让他人做你那炸薯条的临时保姆。我建议你去好好照照镜子,你双目紧盯的那个人就是你的新任首席销售官。请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你对自己的成功负起责任,才能邀请别人与你一起努力。
九 志当存高远
当你整装待发时,须审视自己的心态。
如果你计划亲任销售总监一职以确保自己所创产品能在市场上一鸣惊人,就必须具备前所未有的远大理想。我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指出,在作家、演说家、音乐家等群体中,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成功人士与那些名不见经传者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其中所列举的成功人士的头号特征就是他们敢于放大梦想。几位读者留下评论称,他们也纠结于此。
我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年幼时,父母和老师都讲,我们能做成我们想做的任何事,能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任何人。但是长大后,同样是这些人告诫我们务必脚踏实地。很快,他们的共同声音会成为我们自己内在的反对派。一旦心中冒出一个远大想法,我们就会告诫自己:“拜托,现实点。那根本不可能,必须脚踏实地。”于是,那些念头付之东流。我们却错以为这就是明智。
曾几何时我也一直囿于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直到翻开大卫·舒瓦茨所著《大胆思考的魔力》。这本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读到的书籍初版于1959年,它深深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自此以后,我就深信,想得远大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能——任何人都能够开发出来。它产生于理性思维,继而需要付诸持之以恒的操练,如果你想搭建一个成功的平台,同样需要这一技能。
以下7个步骤有助于开拓梦想:
1.设想成功的可能性。请允许自己去梦想。我记得自己在写第一本书时就是这样做的。我想象自己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场景,想象我的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录的情景。
2.写下自己的梦想。这是把梦想转化为目标的一步。你书写梦想的墨迹未干,美好的事情就紧随其后而来,我并不完全明白为何如此,但是它在我身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应验。对此现象,亨瑞特·安妮·克劳塞在其引人入胜的著作《梦想见于笔端》中以卢·霍尔兹为例有所解释。
1966年的一个夜晚,年轻的霍尔兹逐一写下了自己的个人目标和职业目标。那些目标看上去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囊空如洗,失业在家,妻子即将临产,要生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克劳塞如是说:
他的目标清单上有:出席白宫晚宴;上电视节目“今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