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长年的“有罪推断”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

 微博负面     |      2021-10-12 21:43

  法;也有一种声音认为,站在孙某的角度也应督促警方尽快公开案件信息,消除长年的“有罪推断”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

  事实上,近二十年来互联网对朱令的关注并未中断,网友在天涯社区和百度贴吧上持续讨论,微博出现以后相关讨论又延展到了微博上来,2011年6月28日帮助朱令基金会也在新浪上开通了名为“@帮助朱令”的微博账号。然而,至复旦投毒案重新激起网民对朱令案的关注之前,这些讨论可用“不温不火”来形容——@帮助朱令 账号发布的百余条微博的评论与转发量也平均不足20次,信息互动虽在持续,但未能引起大范围关注。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投毒案件像一块投入微博海洋的巨石一般重新掀起了朱令案的波澜,甚至有理由认为,正是当年在北大试用的互联网帮助朱令(尽管是迟到的)找到解毒药因而保住了生命,但也正因为当年还没有微博导致案件缺乏舆论的广泛监督因而迟迟未能公开。

  在2013年掀起的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中,对重议朱令案起主要推动作用的三个意见领袖“节点”分别是:(1)当时向海外发出求救电子邮件、寻找朱令中毒原因和解药的贝志诚;(2)南方电视台主持人李佳佳;(3)创新工厂CEO李开复。在重议朱令案的过程中,贝志诚凭借当事人身份获取微博意见领袖身份;李佳佳则凭借其媒体人的职业身份和职业素养获取微博意见领袖身份;李开复则是新浪微博长期以来的“大V”,多次在热点公共话题及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作用。

  4月16日复旦投毒案在微博上公布的第二天,贝志诚即以当事人身份在新浪微博上发言:

  昨天被太多朋友圈了,重发一次《现实不是童话——朱令事件回顾》:这件我努力过的事情,并没有像小时候听的童话那样有个美满的结局,所以多年来我一直不愿意面对。

  正是贝志诚在微博上重发的这篇回顾文章帮助网民详细了解了朱令案的始末,该微博受到评论15000余条、转发58000余次,阅读范围则更大。之后,贝志诚以为朱令家庭捐款为主要目的继续活跃在微博上,4月17日晚他参与了腾讯微博“提问贝志诚聊朱令事件”活动,他表示“不接受任何互动网络媒体以外的采访”,因为“现实地说只有网络能直接贴出捐款账号、让网友拷贝捐款”。在贝志诚的号召下,陈坤、姚晨、李冰冰等名人意见领袖和诸多认证用户在微博上纷纷响应并继续呼吁捐款,将案件情况和捐款号召中介到了更广大的范围。

  2.促进重议事件

  记者李佳佳则扩大了贝志诚撰写的案情回顾微博的辐射力和辐射范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李佳佳在其微博(@李佳佳Audrey)上的个性化签名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其4月17日发表的微博印证了这个“复旦体”的签名:

  没有人“组织”我,朱令家人没有,贝先生也没有。我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没有背后势力。我甚至对帮朱令讨回公道都不再抱希望。我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情,做什么判断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即使伸手不见五指,也要把眼睛睁大。仅此。

  这种看似“无用”的立场实际上是对案情信息公开的大声疾呼。此后,李佳佳在微博上陆续发布或转发了诸多关于朱令中毒前后的细节信息、各方对案情的分析解读和包括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朱令的十二年”在内的媒体报道,以在警方信息常年不公开的情况下向网民尽力提供朱令案相关信息。

  尽管新浪删除了李佳佳的部分“敏感”微博,但这些信息的多轮转发引起了《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等一大批国内媒体对朱令案的重新关注;随即国外媒体也参与到事件的报道中——李佳佳于5月6日翻译了美国咨询网站The New Republic于4日发表的一篇题为《20年的陈年罪案引爆中国社交媒体》[15]的文章并以长微博的方式发表在微博上。

  随即,“大V”李开复在其新浪微博账号和腾讯微信公众账号上向粉丝/关注者推送了这篇文章。此外,李开复还截取了在谷歌英文网站上以“zhu ling”为关键词搜索到的10多家外媒的报道并发布微博,国内外媒体报道这一事实本身的信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加深网民对朱令事件严肃性的认知,进而推动案件的新进展。

  5月6日开始的国内外媒体的介入迅速成为了一股推动朱令案件破冰的强大力量,舆论的矛头指向北京市公安局,要求其尽快打破长达19年的沉默。

  3.推动事件进展

  2013年5月3日,新浪微博将“朱令”“孙某”等设为敏感词,阻止呈现相关搜索结果。这立刻引发了网民大规模不满,多名意见领袖直接表达了愤怒。例如,5月4日,拥有4500万微博粉丝的姚晨(@姚晨)发言:

  青年朱令,19年前被投毒。19年后,这个名字再次中毒。今天五四,截图纪念。

  其所截取的图片是新浪微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朱令’搜索结果未予显示”一行字。拥有586万粉丝的微博名人@作业本 也于5月6日发布了相同的截屏,他说:

  我为什么离开,就为什么回来。

  尽管新浪微博于5月6日解除了“朱令”等敏感词的设置,但这种管制的做法仍然引起强烈不满,被激怒的网民自发组织起来于5月3日在美国白宫网站上贴出请愿信息[16],请求奥巴马政府驱逐已是美国公民的投毒嫌疑人孙某。按照美国2013年出台的新规定,在白宫网上请愿的信息如在30天内达到150人签名支持,则该信息能在白宫网站上获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