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了这些清晰的定义,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脸谱网进入方式。我决定,脸谱网简介基本上只用于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以免收件箱里推销邮件和八竿子打不着边的邀请泛滥成灾。
然而,考虑到上脸谱网的人远比上微博的多,自己的博客流量至少有5%由脸谱网而来,我决定,为所有想与我联系的其他人创建一个粉丝页。
立此为证,我非常不喜欢粉丝页这个词汇。它让我浑身都不自在。相反,我真希望脸谱网用公众页取代粉丝页,用私人页取代简介页。我认为,这样才能表明两者之间的区别。
不管怎样,我的页面两侧均设置微博反馈。在我的粉丝页上,互动很少,但我正需要以此保持头脑清醒。“粉丝”们可以在我的墙上留言,而我则尽可能答复,就像我在微博上回应他人或者回复私信一样。
一旦粉丝页设置完成,脸谱网的友好技术支持就把我所有的朋友搬迁来此。然后,我就将那些所有不是家人或者不是现实生活中亲密朋友的人删除好友。这样,我的脸谱网好友从22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应该指出,最好的办法是设置粉丝页,然后请脸谱网好友迁入其中。有些人会搬迁。有些则不。
这是一个缓慢而乏味的过程,因为只能一次删除一位好友。脸谱网目前不提供群删途径。费时费力,我花了好几个晚上才搞定。假设必须重做一次,我可能会删除原有的账户重新注册。这样都更容易。
以下是我从中获得的主要教训:
·必须弄清朋友、熟人和粉丝之间的区别。
·想跟每个人都交朋友,就没有朋友。必须慎重考察,精心挑选。
·你可能会得罪一些你删除好友的人。得罪就得罪吧。理智的、真正的朋友远比满足粉丝和熟人的期望更重要。
·在简介页接受好友需慎之又慎。鼠标就这么一点,接受好友容易,删除好友却要花上三倍的时间和精力。
身处这个疯狂的社交媒体世界之中,我认为,就如何建立网络关系,分清公众与私人,我们需要深思熟虑,以及灵活机智。然而,今天行之有效的,明天却未必见得。在一百位关注人中行得通,未必在一万位关注人中就行得通。将来某个时候,你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在线策略。
五十 统一品牌形象
假设你真要开通博客(这是搭建平台的关键),为了辅助博客,把自己的名声传播出去,需要在微博、脸谱网、播客网开发网页。你要分别拍摄、分别上传照片到这些页面上吗?或者你想要一个更为一致的品牌形象,一个能把所有这些媒介紧密联系起来的品牌形象?
不久前,我上传了一张新照片到微博个人简介,然而并没有更改简介背景资料。上面老的头像依然保留,设计风格还是几年前由专业设计师设计的那样。我决定再去访问这位设计师的网页,看看他的公司还能做些什么。
这位严谨的设计师专门为微博、脸谱网和播客网设计模板和定制图案。他使客户能够有机会建立贯穿上述三个主要社交媒体平台的一致品牌形象——而且价格实惠。
我决定请他设计所有上述三个媒体的简介页。费用?你可能以为要好几千美元。但在这家不寻常的公司,只消花几百美元。如果你找他们,真会做成一些好生意。
无论是自己设计网页,还是请他们帮你设计,下列4个要素都需要纳入贯穿所有平台的统一基础之中。
1.姓名。在每一个地方使用的都完全相同。无论是叫迈克尔还是迈克,朋友们知道那都是我,但是在品牌词语上,我只能是迈克尔。
2.标识。也可以使用与自己姓名相关联的字体。我使用底下带斜箭头的“对话气泡”,并在其中以反差显示突出我固定风格的“MH”。此框类似于连环漫画中的对话框。本书(指原版书)封面也使用同样的设计思想:
3.头像。请专业摄影师拍摄肖像,并且在所有地方都使用同一肖像。最好是特写镜头。如果是演讲人,可能需要动态抓拍。
4.品牌表述。这可以是标语口号、销售路线,或者甚至就是世人熟悉——抑或是想让世人熟悉——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名称。我的用词是领导力,并且还收入了与本书封面话筒照片相同的一幅话筒照片。
要建立强大的平台,品牌形象一致至关重要。我为此殚精竭虑,你也应该将其作为头等大事。
五十一 应对传统媒体
假如在网络平台取得成功,你就必然会被邀请出席广播电台、电视台,或者网络的访谈节目,座谈你的产品、服务,或者事业。学好如何应对这些节目,也至关重要。假设你已经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产品,公众宣传就最能促进销售。
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后,我就深陷其中。在18个月里,我出席了1200多次访谈。除了国家和地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外,所有的三大电视网加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我都上过。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三轮专业媒体培训。这是火的洗礼。
近年,我的角色颠倒过来,从被采访的作者变成采访作者。有两年的时间,我担任由美国第二大鸡肉快餐连锁经营公司Chick - fil – A冠名的“领导力背后”节目主持人。在此期间,所有的演讲嘉宾演讲结束后,我都做过采访。此外,我还经常为自己的博客采访作者。
非常遗憾,大多数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