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带头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己录到的打砸抢镜头以供警察逮捕和法院求证之用[13])。此外,近年来,当公共事件突发时官方信息的缺失或官方失信于民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草根意见领袖,尤其是当事人身份的草根意见领袖存在的必要性和话语权。
身份的巩固是草根意见领袖面临的一个难题——如前所述,往往是其在场性或与当事人的关联等偶然因素使得草根人士获取意见领袖身份,因而这种身份也往往针对性较强,是短期的、小范围的。
李开复[14]提出的一些实用技巧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试图取代官方和媒体,但明确自身的受众和写作微博的目的;其次,要有计划而非随性地发微博,保证微博的活跃度,坚持每天更新,保持发博频率不过密(特别是不刷屏)也不过疏,可使用相关工具定时分散发送微博;再次,可把握微博的黄金时段,即最多人上微博的时段,在早上9:00—11:00、下午2:30—4:30和晚上9:00—11:00三个时段发送的微博所能辐射的受众范围更广。
同时,草根意见领袖与地方政府、本地专业人士、本地媒体之间的日常互动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平日里实现相互知晓、相互理解乃至认同有助于公共事件突发时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事件的平缓解决。
六、本地媒体的功能扩展
研究者在微博信息传播之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双刃剑作用方面几乎达成了一致。例如,赵鼎新[15]认为,在公共事件中,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既充当了百姓揭露黑暗、伸张正义的渠道,也是产生谣言乃至“多数(人)暴政”的温床,而非程序性民主和后台行为前台化是微博上形成虚假舆论、语言暴戾和反权威、易操控的结构性原因。
因此,有理由重申,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仍应充当传递正确信息、引导公共舆论的作用。2011年发生的伦敦骚乱事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16]认为,骚乱之所以得以成功平息,关键在于英国政府能在骚乱面前保持强硬的姿态、高度的意见统一和很强的政策自主性。而英国政府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则主要是因为它有着主流媒体的强力支持——英国的主流媒体在骚乱过程中既能和政府紧密站在一起,又有能力设置议程、塑造英国公众对骚乱的看法。这种高度的一致并不是政府对新闻控制的结果,而是来自于政府官员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核心价值认同上的高度一致,这使得英国新闻从业者能够在完全没有良心负担的情况下制造出一些在局外人看来是“权力的附庸”式的新闻。
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阵地不应局限在其本身的平台上——在英国,媒体的强大舆论导向使得英国公众迅速站到政府的背后,从而改变了英国社交网络的性质。[17]而在今天的中国,媒体机构直接在微博上开设官方账号的做法已经比较普遍:至2013年5月,仅在新浪微博上就有约3014家报纸、5850家电视台或电视栏目、2676家广播电台或广播节目、3074家杂志以及26家通讯社开设了官方微博;从地区分布看,北京和广东省各有500家以上媒体开设官方微博,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山东、辽宁等省分别有200~500家媒体开设官方微博。[18]
媒体官方微博自然构成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本地公共事件突发的情况下,本地媒体官方微博不仅受本地人群关注,亦是全社会索取事件信息、监督舆论的重要对象。本地媒体单位开设官方微博、参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并监督政府解决事件的效率,也应被视为新新媒体时代一项必须履行的新闻职责。
已有诸多研究者针对媒体微博作出了大量论述,本文不再逐一赘述。其中,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于2012年年底提出的观点可能对地方媒体参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具有较大借鉴意义:在媒介融合的时代里,新闻不再是一次性成品,新闻产品将在其他平台、其他设备乃至其他媒体上被尽可能多次地使用。因此,新闻机构管理新闻产品的焦点应从如何创造一个完美的最终产品,转移到如何通过高度开放的内容管理系统创造可被多次利用的内容产品。[19]具体到社会化媒体上来讲,媒体应在新闻采写这一源头上便考虑相关内容在微博上的使用和传播。
注释
[1]如:张音、王舒怀:《加强互联网素养教育 在网络空间寻找真实秩序》,《人民日报》2010年8月10日。
[2][美]莱文森:《新新媒介》,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Rheingold,H.,Writing,Reading and Social Media Literac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log Network,2008. http://blogs.hbr.org/now-new-next/2008/10/the-importance-of-social-media.html .
[4]引自:金兼斌:《社会化媒体素养:基于人人网的研究》,《2013传媒发展论坛》2013年4月28日。
[5]引自:金兼斌:《社会化媒体素养:基于人人网的研究》,《2013传媒发展论坛》2013年4月28日。
[6]刘海龙.对微博舆论场的四个误读. 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192301/192359/192370/1725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