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能工厂水平,但现阶段可能更适合以智能车间建设为重点。首先,我们为智能车间制定了9个标准,其中包括定量标准,如第1条和第2条,其中一些是定性的,然后由专家评估。2015年,全省150家企业获得智能车间许可证,2016年首批139家企业获得批准。
在这150个示范智能车间完成智能化改造的累计投资是223.每个车间平均投资2亿元.5亿元。1.5亿元不能算是智能转型,但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也面临着压力。此外,150个车间使用了3776台工业机器人,一线生产人员平均减少了20台%,人均产出水平平均提高15%。此外,车间自动化、智能生产实验检测等设备占所有设备的86%.2%,车间内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网络数量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数的83%.8%。
最后,我想谈谈如何把握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
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是,在工业化初期,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上升,上升到一个点后开始下降。然而,工业份额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业化的任务已经完成。例如,2006年,中国工业占GDP当比例达到峰值时,它将开始下降,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工业化任务已经在2006年完成,因为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推进后,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产业应运而生,即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附加值相对较高,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促进国家进入高收入行列。目前,一些国家不能进入高收入行列,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归根结底,由于其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发展。
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例超过了第二产业。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在这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长苗伟认为,无论是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这都脱离了现实的观点。苗伟部长指出,从300年的世界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是国家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根本保障。没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毫无根据的树木。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现代化是困难的。
历史经验证明,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制造技术和设备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模式。制造业的兴衰证实了世界强国的兴衰,设备制造业的兴起已成为国家之间游戏中最重要的分量。作为江苏省工业规模第一,设备制造业规模第一,我们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当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正在制定再工业化战略时,对于江苏,江苏主要承担制造业功能,尚未完成其工业化任务,应谨慎以服务经济为主。
作者:闫浩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督察
江苏省企业信息协会会长
2.2 智能工厂总体规划及实施指南
2.2.1 智能制造的两条核心路线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准备从智能制造开始,但他们觉得没有办法从主要的政策和目标开始。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企业应该遵循一条大纲和一条核心路线进行智能制造。一个大纲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大纲。本大纲体现在创新驱动、质量第一、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第一五个重要方面。因此,企业应遵循这五个方向,否则将失去正确的目标或无法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核心路线是智能工厂建设的标准化路线。2015年底发布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给出了智能制造的三个技术要素,涉及三个维度、基本共性、关键技术等。事实上,国家发布的大纲和指南为企业明确了智能制造的方向和目标。因此,企业不能盲目遵循自己的想象,不能遵循国家的政策和标准化路线。
2.2.2 智能工厂具体实施步骤指南
第一阶段:研究 规划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不知道如何开始做智能工厂。有的企业先购买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有的企业先信息化。事实上,智能制造的第一步不是具体工作,而是总体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做智能制造?最终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调查企业的现状。我们需要明确企业应该通过智能制造完成什么样的成本降低、质量提高、人员效率提高等工作。其次,企业在研究后应该做的是政策对接。政府出台了许多与智能制造相关的政策。企业要想得到政府的支持甚至支持,就需要学习和研究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在符合企业项目技术路线的前提下做好对接工作。企业应主动联系政府有关部门,争取政府的各种支持,进一步加大项目投入。以我公司为例,由于智能制造工作起步早,效果明显,同时也对政策进行了研究。项目申请材料非常完善。去年,政府共获得近200万元的支持,并获得了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等称号。
企业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