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也是销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渠道进行评估的量化指标数以百计,但常用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
渠道平均毛利率(基于渠道数量)=(渠道一毛利率+渠道二毛利率+……+渠道N毛利率)/渠道数量N
这是评估渠道整体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渠道建设宽度的指标。
加权铺货率=∑渠道权重×门店权重=渠道一权重×门店一权重+渠道二权重×门店二权重+……+渠道N权重×门店N权重
这是衡量渠道密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市场份额的指标之一。
渠道商N的口袋价格=出厂价×渠道商一的顺加毛利率×渠道商二的顺加毛利率×……×渠道商(N-1)的顺加毛利率
一般来说,N越大,渠道层级越多,出厂价与渠道商的口袋价格差越大。从现在渠道层级的发展来说,渠道各个层级的利润水平会受到行业的限制,但大致渠道设置层级不会超过三级:省级、市级、县级。越大的平台利润越低、流量越大,省级渠道成熟品牌都不会超过8%,市级渠道10%,县级渠道往下走,尤其到乡镇,渠道利润就会变得比较高了,这反映了目前物流发展现状,也反映了渠道在县级以下市场的重要性。渠道商的口袋价格是反映渠道深度的重要指标。
二、产品
新产品总销量预测=(T-1期试用者数)×T期重复购买率×人均购买量+T期试用者数×人均购买量
新品的销量预测需要一些基础数据进行配合,包括通过市场调研等方法获得的重复购买率、试用期使用人数等。举一个快消品的例子,对新产品总销量预测进行说明:
经过第一个月的试销期后,槟榔公司的新包装产品A进入全面推广期,为期1个月。该公司同品类产品的重复购买率40%(是经验数据,上月购买后本月仍会继续购买的人群),辅导期内第一个月试用率仍为46.43%,以此数据为基础,在市区60万目标消费人口的前提下,请预估1个月推广期新包装产品的销量。(注:为保守起见,设定购买人群每月只有1次购买行为。)
辅导期第一个月新产品销量预测=(T-1期试用者数)×T期重复购买率×人均购买量+T期试用者数×人均购买量=60万人×46.43%×40%×2.69包+60万人×46.43%×2.69包≈30万包+75万包=105万包
当然,新产品上市还会涉及新品对老品侵蚀问题,即新品销量的增长是以老品销售损失为代价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参考《用数字解放营销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年1月版)的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老品销量预测:可以用前面介绍的一元二次线性方程,进行老品的销量预估,不再介绍。
三、促销
在销售计划中,对促销的评估和监控,不在于对某次促销销量和价格管理,而在于对投入产出的分析。所以,促销的量化指标主要有以下两个:
(1)费销比=促销预期销售额/预计投入费用额
费销比是衡量促销费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一般费用的内容包括促销返点、临促人员工资、场地费、演出费、活动物料费、活动杂费等。这些一般都会在年度总促销费用中进行预估,每次促销活动前会有再一次的评估,年度促销的费销比是年度总控制指标。
如某公司年度销售额目标为40亿元,其中分解的渠道促销需要承担的销售额为13.2亿元,渠道促销费用1.2亿元,故年度需要实现的促销费销比为13.2亿元÷1.2亿元=11元。即年度控制的整体促销费销比为投入1元,实现11元的促销额。
(2)促销投资回报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费用
回报率指标是一个利润指标,某些业务人员是没有销售成本这个概念的,所以在衡量促销投资回报率指标时,并不是每一份销售计划都会涉及。
四、价格
价格指标体系除了新成立的公司或者有新产品上市,需要确定整体的价格策略外,一般公司的销售计划中主要是对价格的监控措施,至于对新产品如何定价,这里不做太多阐述,主要对销售计划中的价格管控目标做一下介绍。
有些公司各区域的价格是根据区域情况自由调控的,但是也会要求区域内的价格基本一致,总部监管部门会不定期对区域价格进行抽查,要求年度抽查的价格波动控制在某一标准方差内,这就涉及抽样样本的标准方差的计算。
比如,某公司年度的终端价格水平为1998元,要求区域价格水平在年度内控制在100元以内波动,超出这个标准将不达标。公司做了10次抽查,价格记录如表5-7所示。
表5-7某公司10次价格抽查情况(单位:元)
该公司区域抽查的平均价格:≈2054元
价格波动标准方差=≈87.34元,应该说区域市场比较成功地执行了公司的价格管控政策。
第五节案例:某品牌下半年国内营销中心销售计划分解
一、整体目标
远期目标:成为一家受人尊敬、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
近期目标:
下半年营销目标:
(1)市场目标:2011年销售收入19500万元,全国年销售过百万的客户88个。
(2)财务目标:毛利率22%。
(3)关键能力目标:
●产品链相关目标:产品、研发、质量。
●供应链相关目标:物流运作、采购控制。
●市场链相关目标:亚品牌推广、客户需求及满意度、技术支持。
二、下半年规划
(一)人员调整
国内品牌营销中心从最初的77人,优化至目前的60人。其中流通43人,工程10人,商超7人。
优化人员名单如下:
东区:熊×、吕×、何××、刘××、胡×、蔡×
南区:陈××、叶×、罗××、黄××、陈××
西区:吕××、康××、陈××
北区:孔×
中区:何××、王××
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略)。
(二)产品策略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建立每年上市新品2次(4月、10月各一次)的市场产品开发制度。同时,结束由市场人员报产品,销售总监拍脑袋出创意,上市前没有充分论证、上市中没有周密计划、上市后没有及时追踪的“三无”状态。
组建新产品开发小组,具体职能为:完善市场背景研究、数据分析、上市可行性确认、产品包装、价格等要素的测试,同时具体上市过程又会有详细周密的上市计划、由产品经理来组织协调上市过程中各部门的配合、跟进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追踪新品上市后各个重点指标的数据表现。
下半年产品开发和优化计划中,根据历史数据参考,新品销售承担980万元的指标。
(1)节能灯类产品的优化:规格型号成系列,淘汰现有销量少和滞销的产品(备注:组织专项方案处理)。新概念产品的推出,例如低汞和超长寿命的节能光源产品。
(2)LED类产品的上市:室内LED产品的全面上市(见《产品市场部2011年下半年度新品上市计划》)。
(3)台灯新品下半年安排2个上市节点:6月6款新品上市,进商超系统;9月12款产品上市,对接流通渠道。
(4)工程类配套产品:启动工程项目灯具类产品配套方案,为未来公司灯具产品上市做好产品系列、类型、款式、价格、售后、OEM等各方面筹备工作。
(三)渠道策略
部分考核方式的改变:
(1)大区经理、办事处经理考核流通、商超和工程渠道全部任务;区域主管和商务代表考核流通和工程任务。
(2)办事处集中式提成和区域人员单独提成制2种模式并存,前提是办事处整体达到提成标准。
2011年下半年确立以“流通和商超渠道为核心,同步启动分销和项目渠道”的操作模式,加快渠道的调整和转变。2012年开始,整体渠道将划分为4个方向,渠道平均毛利率达到45%。
流通:客户类型为大批发、大流通性质的经销商,产品主要为节能灯、支架等光源类产品。渠道毛利率达到46%。
商超:客户类型为百货商场、生活超市和建材类超市,分为全国直供和渠道代理商供货2种模式,产品主要为光源类、台灯以及其他可以在超市销售的配套产品。渠道毛利率达到49%。
分销:客户类型为传统建材市场具备零售和工程项目能力的经销商,主要产品为LED、灯具、光源类产品。LED项目的启动,实现“LED搭台,节能灯、支架、台灯类产品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