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考虑到产品价格比竞争对手高出5~10倍,品牌知名度又不如竞争对手强大,故在设计师提供的照明解决方案中,特意将产品节能性能带来的经济价值重点宣传,而不是停留在前期设计师对照明设计理念的沟通上。通过量化比较,在说服客户尝试第一单的机会把握上,以及帮助品牌方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上,效果明显比过去好。
以2005年联邦家具广场旗舰店营业厅的改造工程为例。见表3-8所示。
表3-8联邦家具时代广场营业厅灯具改造
综合指数分析对比(仅供参考)
节能统计:联邦家私时代广场营业厅原来用的斗胆灯共2500盏,每盏灯光源功率50W,配套电器为50W电感镇流器;改造后仅用射灯1400盏,每盏灯光源功率70W,配套电器为70W电子镇流器。
光源部分:改造前2500×50=125000(W),改造后1400×70=98000(W)
每小时节电:125000-98000=27(kW),每天营业11小时;每天节省电能11×27=297(度)
镇流器部分:改造前采用50W电感整流器配套,其自身的功耗?40%,改造后采用70W电子镇流器配套,自身功耗?8%
故每小时节电:2500×50×40%-1400×70×8%=42.16(kW)
每天节省电能11×42.16=463.76(度)
因此改造后每天共节电297+463.76=760.76(度)
商业用电单价为1.19元/kWh
每天节省电费760.76×1.19≈905.3(元)
每月节省电费760.76×1.19×30=27159(元)
每年节省电费760.76×1.19×30×12=325908(元)
由此可见,选用高品质的灯具,不仅响应了国家“推广绿色照明技术、产品和节能型家用电器”的号召,而且一年还可为联邦公司节约电费不少于32万元!
此次转型,为公司整体销售走向正轨提供了契机,各地对连锁品牌的拜访和公关加强,全国也陆续出单。
出现新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动,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是公司订单总量徘徊在月销售300万~500万元,没有大的突破;二是虽然价格卖得很高,但公司的实际利润指标并不高。
公司管理层经过分析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连锁品牌的加盟网点认为新公司的产品太贵,所以很多加盟店根本不从总部集中采购,而是根据总部提供的设计方案,自行在当地采购其他产品代替;另一方面,在整体的销售价格中,飞利浦、欧司朗的电器和光源采购成本占了较大比例,公司的实际利润并不高。
以一套市价100元的照明产品为例,成本35元、利润65元,这65元利润的分配情况如表3-9所示。
表3-9利润分配表
由于上述提到的两方面的原因,无论在销量还是利润上,KOOP公司很难在短期实现爆发式增长。
面对出现的问题,新公司内部也出现了两种看法。
一是放弃现有客户,寻找新客户。目前接触的这些国内连锁品牌,对店铺照明需求远未达到KOOP公司提供的产品水平。这些客户不是新公司定位的服务对象,如果要提高销量,就需要寻找真正能用得起这些产品的连锁品牌,如国际化的连锁品牌(如本田讴歌在中国的旗舰店、Prada在中国的概念店)。
二是调整产品,更换材料,生产一些价格更适中的照明灯具产品。既然目前很多客户的加盟店需要便宜的产品,就应该生产客户买得起的产品,通过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来提升销量。
经过内部不断地讨论和权衡,从力求稳定过渡的角度出发,公司选择了第二条道路,明确了设计第一、产品第二的观念,并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了产品线。光源和电器采购不仅限于飞利浦、欧司朗两家企业,同时引进了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但是在光源和电器研发和生产上同样位于全球前三的GE照明,通过批量和战略采购获得了较满意的价格;同时调整渠道,撤掉了经销商这个层级,变成厂家直接与连锁品牌商交易;再次调整公司定位,从“店铺照明系统服务商”转型为“连锁商业照明系统服务商”,扩宽了公司服务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销售规模瓶颈的问题。
而调整带来的并发症不久后也显现出来了:GE的产品虽然有了较满意的价格,但是产生了一定的库存压力,对现金状况不是很好的KOOP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砍掉中间商,导致公司与渠道商反目,部分原来由渠道商服务的品牌也在渠道商的利诱之下放弃合作;同时直接面对品牌商供货,需要一定的账期,工程押款与库存成为影响新公司现金流的两大心病;“连锁商业照明系统服务商”的定位较之原来的“店铺服务商”的定位更宽泛,而团队对这个定位的认知和理解还需要时日。由于这次调整,原来相对比较专注的优势可能会有所丧失,而新的领域能否有所收获,董事会是否会给更多的时间,这都是让康总担忧的事情。
第四章
产品:营销人不能推脱的“责任”
在4P的规划中,产品这个指标似乎离营销人员最远。很多营销人认为新产品能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完全是“后台”的事情,因而在新产品的上市过程中,缺少对新产品上市的必要监控手段和积极响应。新产品很多的“调整性需求”得不到消费者呼应,结果新产品上市成功率低,同时新产品失败的原因也没有得到总结和归类,对后期的新产品开发也没有留下可参考的信息。更为可惜的是:涉及到新产品的评估指标,很多都是需要依靠经验数据作为基础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算的,这对很多营销人员、尤其是不习惯积累经验数据的营销人员来说,困难很大。
我们通常将产品的监控指标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产品接受度指标的监测,如试用率、购买率、增长率等指标;
另一类是产品之间相互影响的指标,如新产品的侵蚀率、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侵蚀性等指标。
本章试图在众多数据中,找出最能反映产品状况的指标,帮助销售人员理清产品这个看似“不是销售人员责任”的项目。
第一节新产品销量
——是预测还是碰运气
预测新产品销量;有的是按老板下达的指标硬压给区域;有的是按历史新产品销售贡献占比,再给新产品定指标;有的则是按自行建立的销售预测模型预测数据后,再根据经验自行调整。这些方法,要么太过拍脑袋,要么过于复杂,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不好。本节介绍的方法,兼顾各种方法的长处评估新产品上市的销量,当然这些方法也是新产品销量预测的常用方法。
新产品预测的四个重要指标
(一)试用率
试用率:是指在新产品推广期间,第一次购买新产品的人数比例。这里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每个人只购买一个单位的产品。
试用率=期间第一次使用者数量/目标人口
在试用率这个指标的测算中,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每次购买都是新的消费者在尝试新产品。因为在试销期间,可能某些消费者已经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购买行为,将这种数据计为首次购买,会夸大试用率的比例。那么,在界定第一次使用者的数量方面,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查看客户档案或会员消费记录的方式,购买者和使用者分离,导致重复购买率比实际偏低,试用率仍比实际偏高;
(2)随机调研的方式,测算在此期间第一次使用者占整体被访者的比例,按此比例推测期间实际第一次使用者的数量。
显然,第一种方法在执行过程中,变形的概率比较高;第二种方法的执行成本偏高。
既然试用率很难获得精确结果,那么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可以获得近似结果,并把这个近似结果作为新产品试用率的指标呢?这里就要用经验数据,即用我们长期积累起来的新产品重复购买率指标,推算新产品的试用率指标。
首次试用率=销售数量/[目标人口数×(1+重复购买率)]
备注:每人每次仅购买一个单位量,购买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客户仍记为两个单位量。
在营销认知中,有些营销公司会采用品牌知晓度和商品分销率两个指标,对试用率进行修正。通常来说,知名度越高、商品分销率越好的企业,新产品推广的成功率和试用率就越高。这也是我们用知晓度指标和商品分销率指标,对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