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消防公关

 知乎负面     |      2021-12-25 09:55

  ┓炕岣恪懊吭?号、18号、28号为会员优惠日,全场8折优惠”等会员日活动。通过设定“会员优惠日”,向客户大脑植入优惠信号,激活客户的占便宜心理,促进客户购买商品。

   因此,大品牌可以通过造节,中小企业则可以通过设定特定的优惠时间、会员折扣日,打造具有仪式感的促销活动,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

   总之,运用场化效应,制造一个让客户疯狂“买买买”的场景,需要用到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场景布局。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产品使用场景、节日促销场景等方式,用场景形成的强大气场,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

   二是氛围营造。我们可以通过文案引导、弹幕互动、滚动条播报等方式,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购买氛围,用这种氛围促使客户下单。

   三是造节营销。通过设定会员特定的优惠节日,以及打造与品牌有关的购物节日,用节日的氛围来调动客户“买买买”。

  18超限效应:不做营销界的“唐僧”!

   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现在大家去理发店,进门第一句话先说:“打薄,修短,不烫,不染,不办卡,现在开始谁先说话谁是小狗,好了开始吧。”

   为什么会有这个段子?因为很多人去理发店时,从洗头发开始,就会面临着美发师们无穷无尽的骚扰。他们会用尽心思向你推销,希望你能办一张会员卡,或者购买他们的洗发水、美发套餐等产品和服务。

   由于人们受到太多骚扰,会越来越反感这种推销方式。

   这种由于推销过度,骚扰过多,反而引起客户反感的人性心理,就是“超限效应”(Transfinite Effect)。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客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个心理效应的发现源于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简单而言,“超限效应”体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如果我们给对方的刺激过多,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最终反而会事与愿违。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如果一个领导经常唠叨,经常重复批评,那么慢慢地员工也会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如果一个家长过度批评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叛逆。这些都是“超限效应”在起作用。

   在营销中,如果你经常硬性地给客户群发广告,客户也会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反感你,甚至直接取消对你的关注,卸载你的App,或拉黑你的微信号。

   那么,如何有效推广才能不引起客户的反感,激发客户的欲望呢?

   方式一:站在客户视角。

   客户为什么会反感你?因为你在喋喋不休地讲一些与他毫无关系的内容。这种“王婆卖瓜”式的强硬推广,只会激发客户的反感心理。

   在运营与推广中,重要的不是告诉客户你的产品有什么功能,重要的是知道客户想听什么,什么信息对客户来说是有用的。

   案例1:广告大师奥格威的汽车广告

   假设你在卖一款汽车,这款汽车最大的优点是省油。那么你会如何推广这款汽车?

   一般的推广人员都会说:“我们品牌的汽车,比某某品牌汽车更省油,每公里只需多少多少油钱。”

   你知道,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是怎么卖的吗?

   奥格威在报纸上写了这样的一个标题:“我用驾驶奥斯汀轿车省下的钱,送儿子到格罗顿学校念书。”

   这篇广告一经播出,就取得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惊动了《时代》周刊及格罗顿学校的校长。要知道,格罗顿学校是当时全美排名前十的高中。

   为什么这则广告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你看,奥格威并没有说“奥斯汀轿车比其他轿车更省钱”,而是将奥斯汀“更省钱”的这项属性,与客户省钱之后的目的关联起来,讲出客户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省钱,能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

   “更省钱”只是产品优势,“省钱之后,可以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这才是客户想要的结果。

   所以,我们需要换位思考,不能只关心自己的产品,不停地描述产品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站在客户的视角思考:我们能满足客户什么样的需求?在客户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可以获得什么样更好的结果?从客户想要的结果出发,他们才会更愿意倾听你。

   方式二:洞察客户场景。

   俗话说:“到哪座山,唱哪曲歌。不同的山,要唱不同的歌。”同样,客户在不同的场景下,想要接收的信息也不同。

   我们不能漫无目的地强推,这样只会干扰客户。在每一次推广之前,我们要分清客户处于什么样的场景下,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要推送什么样的信息,才会与这个场景相匹配。

   案例2:美团中午推送午餐优惠券

   美团会在每天中午临近12点的时候,给客户推送一张午餐优惠券,这个时间点,恰好是客户需要点外卖的时间,所以,客户就会点开美团App,使用这张优惠券。

   案例3:滴滴打车下班时推送打车优惠券

   滴滴打车在傍晚临近下班的时候,会在App上用弹窗提醒说:“送你一张价值8元的专车优惠券。”此时,如果客户正要下班打车,这个推送消息就能吸引客户注意。如果在早上10点钟,客户还在上班或者开会时,滴滴推送一个10元的打车券,这种推广不仅无效,还会干扰到客户,让客户直接关掉“消息提醒通知”。

   因此,洞察场景,需要我们进入客户的角色,思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景下,客户会产生需求,客户在这个场景下,最想接收到的信息是什么?

   通过洞察客户接收信息的场景,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客户不需要的时候沉默,这样才能确保推广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客户的消费行为。

   方式三:制造互动。

   我们都知道,说多了反而会让客户反感,不如换种方式,让客户来说。这样不仅调动了客户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客户理解产品信息,促进传播。

   案例4:西门子“我不想洗碗”的互动活动

   一位名叫“摄影师苏小糖”的女生,在微博上用五花八门的食材,在盘子上拼出了“我不想洗碗”5个字,表达自己不想洗碗的心情。“不想洗碗”,正是“80后”“90后”一群“懒癌”患者的心声,于是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认同。

   西门子家电公司正好要推广洗碗机,看到这条微博之后,不仅转发微博安慰说“妹子别哭”,同时决定送她一台西门子洗碗机。网友们看到西门子送洗碗机的微博后,纷纷留言表示:“我也不想洗碗,跪求再送一台。”

   西门子公司一看,这话题有点意思!于是在官方微博承诺:只要大家在碟子上用“我不想洗碗”进行创作,通过微博、微信、线下三大平台晒出作品,就有机会赢得西门子洗碗机,隔天送一台。

   西门子公司在微信平台开发出了更多有趣玩法。你可以使用方言、戏剧等形式,大声喊出“我不想洗碗”,就可以生成一张有声海报。分享在朋友圈,就有机会抽中洗碗机。

   这场“我不想洗碗”的互动活动,在不到两周时间内,媒体总曝光量过亿,微博转发过10万次,评论过5万次,微信阅读量接近8万次。

   后来有人追根溯源发现,原来最早发布“我不想洗碗”的那个摄影师微博,就是西门子公司的一个小号。

   你看,西门子公司抓住了客户内心敏感的情绪,创造出了“我不想洗碗”的话题与活动,用互动活动的方式,吸引了客户参与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和推广不再是“你听我说”,而是“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们要跳出喇叭式的推广方式,通过制造话题互动、活动互动、竞猜游戏互动等方式,用有意思的互动替代单调的推广,这样更能激发客户的兴趣与消费欲望。

   总之,规避超限效应,进行有效的推广,而不引起客户的反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客户视角。站在客户的角度,了解客户的需求,分析客户内心关心的焦点,推送客户真正感兴趣的内容。

   二是洞察场景。我们要进入客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