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精准的“情感”洞察往往能激发消费者的三

 知乎负面     |      2021-12-12 08:39

  同样的道理,谁都知道企业花在文案上的钱,实际上都是消费者贡献的利润,也都知道文案呼吁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赚钱,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读到“情感化”的文案之后,被打动,被说服,愿意喜欢上一个“从自己身上赚钱”的品牌。

  ◆ 世界上有一种专门拆散亲子关系的怪物,叫作“长大”。

  ◆ 在真正的白马王子出现之前,像王子一样好好保护她。

  这是某液晶屏品牌的文案,只字不提产品,完全是走的“情感”路线,这个品牌的液晶屏自然不是技术最先进的,也不是价格最便宜的,但假如你是一位父亲,难道不会被这样的文案所打动,因而选择购买这个品牌?一旦消费者被打动,产生情感反应,他就不会进入理性分析模式。即使明知这个产品比起竞争对手的产品有些许不足,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容忍。

  人们因为情感欲求而购买商品,并用逻辑证明其正当性,所以,在文案中通过触及人基本的欲望和需求,可以有效唤起情感反应。

  消费心理学家概括出人类共有的8种基本“欲望”,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八大原力”(Life-Force 8,LF8):

  生存、享受生活、延长寿命。

  享受食物和饮料。

  免于恐惧、痛苦和危险。

  寻求性伴侣。

  追求舒适的生活条件。

  与人攀比。

  照顾和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获得社会认同。

  文案可以从这“八大原力”入手,找到打开人的情感的开关。

  比如下厨房APP,瞄准的就是关于“食物”的欲望,通过深挖食物与爱、与人生、与情绪、与回忆之间的情感关系,来打动人心:

  ◆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 吃是最好的安慰

  ◆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饭

  ◆ 每时每刻,都有一道唤醒回忆的菜

  情感化的文案,很多时候都能够成为制造“品牌差异化”的利器。下厨房APP和同类APP比起来,在功能、服务、体验方面都差不多,很多用户之所以选择它,而不是其他同类产品,原因就是喜欢它的“情感化”文案。在这里,用户体验、内容、资源、页面设计,这些都不重要,只需要向用户传递情感和感受的文案,就足够征服用户了。

  产品本身只是一种物质(或虚拟物质),本身并不具备心理或情感功能,但通过文案的塑造,可以为这一物质性质的产品增加相应的情感或心理附加值——这正是消费者想要的。如哈根达斯的文案:

  ◆ 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冰激凌和爱情有关系吗?文案说有关系,那就有关系。这也是哈根达斯文案对“八大原力”之一爱的欲望的运用。所以你在哈根达斯的店铺中看到的,通常都是成双成对的情侣。再如杜蕾斯的情人节文案:

  ◆ 只要我一发呆

  ◆ 你的样子就

  ◆ 钻进我的脑子里

  ◆ 见鬼

  ◆ 以前我的脑子里

  ◆ 可全是吃的啊

  ◆ 为什么

  ◆ 我这么一个无比害羞的人

  ◆ 一下子就再也不害臊了

  ◆ 那是因为你啊

  ◆ 我的小甜心

  ◆ 当我总忍不住要给你发

  ◆ “吃了吗”“在干吗”

  ◆ 等等有的没的无聊微信时

  ◆ 我就知道一切完了

  只字不提产品,通篇都只与“爱情”有关。假若你正在恋爱中,是不是会有很强烈的共鸣?是不是会自然而然将爱情与这个产品联系起来?

  文案走“情感化”路线的好处就在这里:物质层面的产品拥有了精神上的附加值,就会成为满足人们某种情感需求的“象征物”。

  文案精准的“情感”洞察往往能激发消费者的三重反应:

  对应的说法可以是:

  “啊!你怎么会知道!”

  “我也有这种感觉!”

  “只有你懂我。”

  从这三个层面考虑,文案可以这样来写:

  找到消费者的“情感触发点”,然后说出来。

  这里的“情感触发点”有很多种,比如:

  恐惧,恐惧自己变老,恐惧心爱的人离去,等等;

  自卑心理;

  孤独感,包括无人陪伴的孤独,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痛苦,尤其是某些难以向人诉说的痛苦;

  ……

  比如Dove文案:

  ◆ 你比你所想象的更美。

  这是针对女性群体共有的某种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够美,总是在更美丽的人面前感到自卑。

  试想目标用户群体读到这则文案的情感反应:

  惊讶:你怎么知道我有这种自卑感

  共鸣:原来别人眼中的我这么美

  刮目相看:你太贴心,太懂我

  当一个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深刻的情感共鸣,被消费者认定为“最懂他”的品牌时,成功也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真相+链接”的手法来引发共鸣:

  真相:你找到了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真相,然后说出来,那么文案就能具备让人难以抗拒的情感力量,比如红星二锅头的那句文案:

  ◆ 有兄弟,才有阵营。

  链接:人的记忆、情感具有共通性,具备相同的运营机制和原理,所以,文案需要追溯并链接这些情感的源头。比如这则文案:

  ◆ 如果没有人陪伴,连茶的味道都不一样。

  一个人,这几乎是人人都能心领神会的状态,也是人人都有过的感受:孤独。所以这样的文案能够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

  写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