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一定能解决这个刚需,匹配起来,让用户记住你,就可以在市场上打开局面了。
四、产品设计
1.以用户为中心,直击人性,做好场景还原。
设计的原点是“人”,是场景和体验,不是功能、不是分类、不是列表。产品设计之初,需要根据产品描述一个用户故事场景或画面,通过问题来还原使用场景,把自己当作用户,有的放矢地进行场景还原。
模拟故事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即: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什么目的使用这个产品,期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怎么使用这个产品,用完之后是否立刻解决了出现的问题。要注意这个场景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臆想出来进行的模拟。可以把这个场景放在真实的环境中,让目标用户去真实体验。
在场景还原的过程中,需要产品经理做好角色扮演的工作,基于用户的维度进行思考行事,模拟用户的行为,具有一颗同理心,了解真正目标用户的思维变化,不是刻意模仿,而是真正变为产品的受众群体。业界很多大佬也比较推崇这样的思维方法。张小龙说把产品做简单,就需要自己先变傻。现在的人们处在生活节奏极快的都市里面,很怕麻烦,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学会使用这个产品,也就放弃掉了。此时产品经理需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傻子,想想用户怎么使用才会方便,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然后进一步改进产品。周鸿祎也说过类似的话,做产品体验,先把自己切换成二傻子模式再说。如果产品经理真的把自己当作用户,从用户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可以看到自己产品的很多破绽,同时可以看到更多的机会。
产品要想达到稳准狠、直戳用户内心的目的,就必须打到人性深处。佛教中提到了人的六大弱点——贪(贪婪、执着),嗔(生气、愤怒),痴(愚痴、痴迷),妒(妒忌、嫉妒),慢(傲慢、炫耀),疑(怀疑、否定),与西方天主教所指的人的七宗罪有些相似。微信里面有很多基于人性弱点的产品观,比如:人是懒惰的,人是跟风的,人是没有耐心的。举例来说,风靡一时的抢红包,使微信的用户数和用户黏性达到了一个高点。红包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礼节,更是反映了人们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一分一毛的红包,抢到了也很开心,如果抢到一块以上的红包,就兴奋得不得了。团购网站的盛行,也是抓住了人们希望用更少的钱买到优质服务的心理。而游戏的盛行,也是由于抓住了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有的人希望借游戏打发空闲时间;有的人本就争强好胜,于是不断地玩,不断地闯关,希望达到在朋友圈吹嘘的目的;有的人有好奇的心理,想看看再往下玩会有什么不同。根据不同的心理,游戏又分为了不同的类型,使不同的人群找到各自所爱。
2.回归本质,从用户需求出发,切忌厚此薄彼。
先好用再好看,产品设计先解决“好用”的事,再努力让界面好看。产品设计之初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想要好看,又想要好用。先集中精力把主要的事情解决,再考虑界面好看的问题。不好用的产品,就好比花拳绣腿,再好看,也不能使用户产生应有的黏性。
同时,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时不时仰望星空。在迷茫的情况下,回归本源,回到事情的本质,把握核心的诉求,尤其是在研究产品、分析需求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像更快的马的例子,我们不是要一匹更快的马,而是要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工具不一定是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经历简单、复杂、简单的升华三个阶段。对业务本身的掌握,是理解最核心的业务流程和机制,对需求本质的理解是了解用户背后真正的诉求和目的。这就对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自己带入到用户的心理中,更需要在该行业有自己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3.跨界模仿。
设计是个综合的事情,也可以说是门综合的艺术。电商平台里面的购物车,就很好地模拟了线下购买场景中的使用场景,既贴合业务场景又易于用户理解,用户使用之初还会觉得亲切有趣。产品经理设计产品时不要一门心思闷头设计,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看了。行业与行业之间,有些东西是相通的。跨行业借鉴,同行业吸取,多走出去,看看生活。
4.产品流程简化。
每增加用户一步操作,就增加了用户流失的风险。从用户带着目的使用这个产品之初到完成使用,最好不要超过三步。现在的技术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数据监测和预测用户的行为,看看他们是怎么进行操作的,在哪一步停止了,替用户做准备或帮助用户操作。让产品更简单高效,让用户的使用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快速解决问题,是产品设计优化和迭代的常用方法之一。作为产品经理要时刻记住:用户是懒惰的,不要挑战用户的智商。
5.创新组合。
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组合是产品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比如在iPhone手机诞生之前,成熟的触屏技术、软件技术和手机技术都是已经存在的,但是乔布斯通过艺术的方式把这几个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开创了手机的新时代。
APP开发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