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叫社群的旗帜

 知乎负面     |      2021-12-05 15:16

  疑。一般在做社群的时候,更多的是除了微课,知识干货的直接输出之外,我们更愿意在某个固定的时间点,像专家咨询、问诊那样,通过问答的方式,直接解决用户需求。

   这种方式有两个好处,第一种,解决实际的问题,知识干货只是一个通常的东西,未必能解决核心问题。真正想解决用户问题的话,还是需要通过咨询答疑的方式。第二种好处是这种方式更容易形成互动感。真正想一点一滴掌握某种技能的话,还是要靠咨询答疑的方式,甚至手把手的方式更容易实现。

   第三个是内容的价值点在于社群的产品。好多社群玩着玩着就突然成立一个公司,做了一款产品,零食、酒,甚至每个人写两篇文章,100个人组成200篇文章,然后20万字出来就成了一本关于某个主题的书。这样的出版物在生活当中普遍存在,所以社群价值点除了知识干货之外,还包括社群的具体产品。而且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多,给大家的帮助也越来越大。关键一点还在于自己产出,自己销售,创造的不单单是一个具体产品,而且通过本身设定的通路的话,还可以实现产品销售,这是社群产品最好的玩法。

   第四个是社群的利益回报。我们知道这么多社群里边最活跃的就是微商群。主要是因为微商里面有这样一个赚钱的激励机制,以及赚钱的规则。它里边不但可以享受到产品的试用机会,还可以通过分销的方式得到利润的回报。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微商群玩着玩着就不上班了,因为微商带来的收入可能要高于她的工资,而且可以很稳定可持续的带来收入,因此她会辞职,然后直接进入到社群里边,和社群保持一致,保持同步。所以微商类社群的活跃度非常之高,这让那些没有收入的,或收入非常低的一些女性、大学生、闲散人等进入社群一起赚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玩法。

   第五个价值点是社会活动。为什么很多社群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因为这种社会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对外面世界的价值输出。这个很重要,建议做社群的时候,要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比如双11,社群也要形成这样一个节日。

   最后一个价值点是社群里面存在的达人。社群不但可以承载产品,还承载人。很多平时名不见经传的草根阶层,因为在社群里面长期活跃,输送价值,渐渐成为了这个社群的红人、达人。这样一个达人,就是社群里面的IP,也是以后不断发掘出来IP机会的好机会,每个人都要通过输出、发现自我、给别人输出价值、刷存在感的方式,让自己成为社群里边的IP.这个时候才能享受到社群带来的价值和红利。

   这是关于社群的第三个构成要素:价值点,总结来看,价值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关于社群价值的产出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社群运营本身向外输出,就是PGC.第二种是通过机制的方式,让每个群成员释放价值做产出,叫做UGC.在这样产出方式的前提下,用户在社群里面愿意得到的东西,具体有这几个:第一个是知识干货;第二个是跟老师面对面,跟KOL领袖面对面,然后解决实际问题,个性化的问题;第三个是社群里面本身有产品,比如说酒、零食、出版物、好的硬件产品等;第四个是利益回报,在社群里可以赚到钱,还可以享受到产品试用的机会;第五种是社群活动,可以通过社群活动的参与来刷存在感,得到群体的承认。

   最后一种是社群达人。每个人通过自己的价值输出都可以成为社群红人,这是非常关键的。而且未来IP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机会,要抓住机会,然后在社群里面不断的塑造自己的价值,让价值最大化呈现,社群就会抓取你的价值和标签,推你做社群代言人,然后不断帮社群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这就是社群的价值点,一个社群如果没有好的价值点,是很难抓住用户的时间的。我们一定要在社群运营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个用户获得利益和个人的学习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群的回度不断提升,保证社群成为一个用户依赖的社群。

   菜根谈

   大部分人都在捞鱼,却鲜有人养鱼。为此,发明了各种鱼饵(产品),挖了各式各样的鱼塘(渠道),练就了各种钓鱼本领(营销技巧),请来了各路钓鱼高手(团队),编纂了各个让鱼上钩的理由(品牌),界定了各方面的捕捞权限(外部环境),目的就一个:捞鱼!举目望去,这种向市场索取的贪婪和欲望,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结果你看到了:经济疲软,竞争激烈。这就是“市场肾亏效应”!

  10.社群五大要素之运营点

   社群第四个要素是运营点。

   社群的行为包括四种感觉:第一种叫仪式感;第二种叫参与感;第三种叫组织感;最后一种叫归属感。通过仪式的方式规范每个人的行为,然后让每个人参与到社群的运营活动中来。同时把参与的过程流程化、组织化、标准化、最终让每个人在社群里边找到归属感,让一个社群变得有价值。

   这四种感觉该怎么运营。第一个,仪式感的问题,说宗教、政党、协会、家庭、公司等等都有一套自己的仪式。比如入佛之前,要剃度。入佛之后要换行头,每天要不断诵经,这就是仪式感的范畴。对于一个党组织的成员也是,一旦入党之后,党员之间的称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称呼的变化其实也是仪式感的一部分。

   社群的仪式有哪些?有这么几种,第一个叫吉祥物。社群有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可以是人,可以是物,我们暂且称呼其为吉祥物。看了这个吉祥物之后就会想到社群是不是跟我有关系,到底是哪个群。第二个叫社群的旗帜,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旗帜,看到旗子就等于看到了组织本身。旗子本身是具有号召力的,尤其在战争年代的时候,看到旗子就等于分辨出了组织,这其实就是社群的旗帜作用,它是一个指向标。

   第三个叫社群的手势。党员之间见面会握手,佛教徒之间见面会双手合十,基督教徒见面,又是另外一种手势,这个手势其实就是一种通过人的四肢行为,规范大脑,规范内心。通过外化的肢体语言触动他的内心、他的大脑,是这样的原理。还有就是社群里面的一种流行语,流行语很关键。很多公司都会有一些流行语,不同公司有不同文化、不同标语,这些标语,就是社群流行语。

   在做社群的时候,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流行语呢?这个必须想好。还有就是社群节日,所有的成型组织都有自己的节日,无一例外。党有建党日,佛教有自己的节日等等。这种节日对社群持续性、活跃性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我个人参与了一个餐饮项目,它每个月一次靠谱节,全国100多家店同时做这种优惠,送礼包活动。其实就是利用节日的方式把这么多的店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势能。而且节日逐渐成为一种很流行的商业行为。比如双11、跨年年会,都是一种节日,通过这种节日的仪式感让所有社群的人聚在一起,形成集体的自我认同,这是一种重要的仪式。

   最后一种仪式是入群仪式。进入一个群之前,要想好流程。比如我们想入团、入党,都会进行一系列的流程,这个流程就是入群仪式。那进群之前,是否有一套流程?是否需要审核?是否需要有人举荐?是否需要写份作业?是否需要表一下决心等等,这就是社群的仪式感。就算是男女组建家庭这种社群,也会举办隆重的结婚仪式。仪式对社群是必需元素。

   第二个,参与感。很多人抱怨社群现在的活跃度越来越低,越来越没有人关注,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社群的参与感低,社群本身的流程设计有问题。做一个社群的时候有很多的促进参与的方式,比如对于会员群,第一种参与方式叫老师的答疑,我们在做一个社群,在里面做分享的时候,尽可能要多加入一些参与的环境,老师做咨询答疑,解决实在的个性化问题,这个对于提高社群的回度是有很大帮助的。第二点,比如社群在晚上做访谈,因为晚上睡觉之前每个人都变得非常安静。此时是思想最集中、精神最放松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容易聊到一个人的心坎里。很多人聊着聊着可能聊得睡不着觉,都是可能的。

   第三种是红包接龙。微信非常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