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垃圾信息,即企图打广告、拉生意,或者促销产品和服务的其他行为。但可以上传你的网址或者最新博文链接。
6.评论责任自负。自己的评论,自己保留权利,并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责任。我不保有你的权利,并明确宣布不承担它们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在我的网站发表评论,即表示你同意自己保留所发帖子的所有权利,并免除我这些帖子可能引发的所有法律责任。
7.同意本人发表你的评论。此承诺为全世界范围内、不可撤销、非限定用途、无版税,并赋予我权利以任何形式存储、使用、传输、展示、出版、复制你的评论,包括在博客、书籍、视频,或者演讲之中,但不仅限于其中。
总之,我的目标是当好东道主,与富有爱心、诚实、可敬的人们展开有趣的对话。我相信,上述简单的评论规则有助于目标达成。
五十六 实施20比1法则
当你试图通过搭建平台打造个人品牌时,这里有一句话要送给你,可谓金玉良言:这里虽然免费,但绝非向千千万万关注者滥发信息、兜售产品的机会!
一千次的蠢蠢欲动,我就要向你一千次地喊停。微博、脸谱网、谷歌+,以及其他社交网络是关系工具,不是业务工具。社交媒体对于慷慨仁慈、关心他人,以及乐于助人者不吝奖赏酬答,这与许多人的想法恰恰相反。
我确信上帝赐给我们与人交往的禀赋,人人概莫能外,以上这些工具是舟船,借以摆渡我们内心深处与人交流的渴望。当大家彼此信任之时,舟船畅行无阻。若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垃圾信息,使这种信任被破坏时,这些工具又成了阻塞交流的障碍,以至于大家寸步难行。
例如,有一个星期天上午,克里斯·布罗根上传了他的新购Eagle Creek Tarmac 22小行李箱视频。我正好在商场,想买小行李箱,而我非常尊重克里斯的意见——尤其是我知道他一年四季都在出差,是这方面的行家。我马上进入Eagle Creek网站,找出当地的零售店,下午就买了一个。(顺便说一句,我很喜欢这个箱子,并且还在使用。又是口碑行动!)
克里斯没想卖东西给我。他不是推销员——至少,在传统意义上不是。他仅仅是在分享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有助于人。而我则是因为信任克里斯,就采纳他的意见,购买他推荐的行李箱。这正是社交媒体的运行方式。必须抛开那种以打岔为基础的古老传统营销模式。它过时了。
但克里斯并没有向我要任何报酬。事实上,他仅仅是请关注者或者博客读者加以评论。他就这么日复一日向读者忠诚奉献。他在网络世界慷慨仁慈,换来的是,一旦他有所要求,关注者和粉丝们就会积极响应。
这种现象,我在前面的章节中将其称之为“20比1法则”。它代表一种比例关系,意思是说,每一笔营销提款必须储蓄二十笔关联存款。这不是科学,我没有任何过硬的实证依据加以证明。
但是我看到,如果一味提出要求——买你的书、参加你的研讨会、注册你的什么事业——却没有存入足够款项,人们就开始装聋作哑,最后则取消关注,中断与你更新的链接。
事实是,没有人想被垃圾信息骚扰。不止现在。有太多替代信息来源。如果你想搭建社交媒体平台,搭建人们愿意倾听你话语的平台,就必须成为奉献者,而不能成为索取者。“20比1法则”是极其有效的经验法则,原因正在于此。
五十七 监测个人品牌
无论你喜欢与否,人们都在谈论你、你的品牌,或者你的网络机构。此刻就在谈。你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你喜欢他们所说的吗?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社交媒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前哨站(参见第十七节“了解营盘模型”)。这有几分像情报机构或者监听站,使你得以监测网络对话。任何人任何时间在网上提到我的公司或者我,几分钟之内,我就能知道。
举个例子。我还在担任托马斯·纳尔逊的首席执行官时,公司的一位零售伙伴在博客上发帖子,抱怨我们发送的货物受损。他非常难受,因为其中装有一位顾客的重要订货,而他是做过承诺的。结果造成他处于失信于人的难堪境地,必须打电话给顾客,解释不能按照承诺交货的原因。
得力于自己的网上监控系统,他的帖子上传不到一个小时我就注意到了。
我立即进入他的博客,在那篇帖子的评论框里向他道歉,并保证早上公司一上班就解决他的问题。负责他那一块的销售人员也与他联系,送去头一天受损的书籍。
这种形式的互动有四大好处:1)得以解决客户的问题;2)立即得到所做服务的市场反馈;3)表明你在倾听,并迅速反应;4)让你有机会表现如何处理客户共同关心的问题(该实例中所体现的对其博文的反应,但电子邮件、电话,或者亲自上门也都一样)。其中,第四点尤其重要。虽然你可能会长时间挂在网上,但是如果你不参与对话,就显得傲慢、无能,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团体,下面几种措施都可用于自身品牌的网上监测。
1.注册谷歌服务器。谷歌新闻定制自动发送服务十分迅捷,而且超级简单。最重要的是,还完全免费。注册后,输入想要监测的名单。我建议这样开始:
你本人的名字及其变体;你主要高管的名字;你公司或组织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你的品牌、产品或者服务的名称;以及你主要竞争对手的名字。
然后,决定你想要怎样得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