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对可能会展露的无用信息的主动回避

 微博负面     |      2021-12-11 16:03

  销方案的制订上大费脑筋:怎样一鸣惊人?怎样有所区分?怎样打造出一个较为高端的品牌形象?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商家对于营销对象特点的了解,就像上文所提及的那样,营销,从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开始。

   所谓认知过程,其实就是指人们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获得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比如说印在服装上的英文字母(见图3-7),对于英语母语的人而言,会将其组合为单词来理解其内在含义。而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人而言,更多地会将其处理成为服装上的装饰,而忽略了字母组成单词的意义。所以,同样的外界刺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对于信息的处理过程往往是有选择性的。大致而言,我们对于信息的知觉过程可以分为展露、注意和理解三部分,认知的选择性可能发生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即厂商通过认知三步曲,将产品信息“植”入消费者的大脑中。

   图3-7 被当作装饰的英文字母

  1.认知三步曲之一:展露

   当刺激信息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进入可以被消费者所察觉到的范围内的时候,这个过程就叫做展露。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信息可以被消费者察觉,但是真正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顺利进入下一步知觉过程的信息却很少。比如在上网的时候,打开新浪首页,仅仅一个页面就有成千上万条信息扑面而来,而消费者关注的,可能仅仅是右上角“新浪微博”的登录入口。于是,尽管这成千上万条信息都参与了展露的过程,但都被过滤掉了,真正有用的展露过程只有有助于消费者实现目的时才会被注意。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在等待网站上发布的视频打开的时候,你愿不愿意等待那短则十几秒,长则一分半的广告呢(见图3-8)?答案多半为不愿意,如果我们可以选择,一定会选择跳过广告,这也是对可能会展露的无用信息的主动回避,也是在信息展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选择性。如果产品展露的方式没有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很可能在第一轮就会惨遭淘汰。

   图3-8 某网站在视频开始前长达76秒的弹窗广告

  【营销“心”故事】

   司机被分心,都是广告惹的祸?

   根据2013年2月26日吉和网的报道,在吉林长春,几起由于广告而引起的车祸,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关注。原来,在东广场附近的一座高楼上有一块很大的广告屏幕,播放的内容为内衣广告,穿着过于性感的女模特吸引了不少司机师傅的注意,一不留神就造成了车祸的发生(见图3-9)。

   图3-9 被美女内衣广告吸引而引发的车祸

   不仅仅是在长春,深圳、上海等地也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街头广告太性感,司机走神儿酿车祸”,这样的情况也在伦敦的街头上演过。当时正值2004年欧锦赛,英国天空体育台的金发美女主播海伦?钱伯伦身着运动风格的内衣,手抱足球,很是动感。于是,当一名巴士司机驶过特拉法尔加广场时,被这张巨幅照片所吸引,看得非常专注,以至于自己的车和前面的巴士来了一记重重的“亲吻”。看来,这一则内衣广告,不仅仅得到了有效的展露,还受到了汽车司机的过分“注意”。

  2.认知三步曲之二:注意

   当我们不得不在打开的视频前耐心等上个三四十秒的时候,有些情况下我们直接离开了电脑以逃避无用信息的轰炸,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会被无意间打开的广告所吸引,甚至特意点开广告上的链接进一步查找相关信息。这时,即时展露过程是被动展开的,这些信息也成功地进入到了我们认知的下一个环节:注意。

   和认知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一样,注意也具有选择性。认知心理学中常常会提到一个词“鸡尾酒会效应”,说得就是注意的特点:当我们身处在一个很多人参加的鸡尾酒会时,嘈杂的环境往往让你只能注意到周围人的言语,而无法听清楚其他人之间的谈话,但是当有人喊到你的名字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注意到这一信息的来源。这说明,与我们自己有关的信息,往往是被优先注意的,这也是注意的一大特点。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广告商们更有针对性地兜售自己的产品。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名产品经理,需要在最为火热并且同时开播的《爸爸去哪儿》和《中国好声音》(见图3-12)中选择一家作为自己的广告推广平台,你会选择哪一家?也许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题目,因为这两档节目都太火热了,错失哪个平台你可能都会觉得很可惜。这时候,你可能需要一点来自数据调查的帮助。来自新媒体大数据分析服务商“数托邦”对这两档节目的首播数据分析显示:二者的观众群体截然不同。每10名收看“中国好声音”的观众中,就有6名为男性;而“爸爸去哪儿”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女性气质,占到了总观众群的2/3。仅仅从观众性别的分析,就可以看到差别如此巨大的信息,是不是已经对广告投放平台的选择有所帮助了呢?如果你的品牌是和女性关系较为紧密的产品,比如家庭用品、儿童用品,那么“爸爸去哪儿”可能是你比较好的选择;而如果你的产品更多地和男性相关,比如啤酒饮料,那么“中国好声音”可能会给你带来多更多的收益:因为人们总是会把注意更多地分配到和自己相关的信息中去。而事实上,广告商们的实际选择也验证了这一点:这两档节目的冠名商分别为伊利QQ星和加多宝凉茶。想象一下吧:当妈妈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爸爸带着宝贝们糗态百出、想给宝贝们加点营养促进健康的时候,伊利QQ星的广告适时出现了,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而下一次汉子们准备好鸡爪、鸭脖子,准备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再次重温梦想和追求的时候,来上一罐中国好声音限量特制版的加多宝,是不是更有全身心投入的激情?

   除此之外,强度大的、有吸引力的、颜色鲜艳的刺激,都是能够成功增加消费者注意概率的因素。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否还记得,在北京奥运会那一年的除夕前后,一则长达一分钟左右的广告出现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简直可以说是把全国人民的耳朵“虐”了一个遍。在这则广告里,画面中静态呈现的是北京奥运会会徽和恒源祥商标(见图3-10),与此同时播放的广告背景音乐,从“鼠鼠鼠”“牛牛牛”一直播到了“猪猪猪”……这样一则“简单粗暴”的广告在如此黄金时段的播出,一下引起了极大的讨论热潮:有些观众表示,自己当时还以为电视机“卡带”或者“中病毒”了;也有观众表示,“实在太雷了,让人看了想撞墙”;还有广告界的专业人士指出,这则广告缺乏创意、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此广告塑造的品牌形象不够高端,不符合恒源祥“中高层人群”的顾客群定位。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这一广告所引起的关注,远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黄金时间”广告:首先,多次重复的效果足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同时也可以增强观众的记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效果上来讲非常成功;其次,由此引发的热议,则大大提升了恒源祥这一品牌的知名度,是由于广告而引发的“二次营销”,这样一来,即使没有观看过这一广告的人,也会由于公众的热议而注意到恒源祥,无形中进行了免费的品牌推广。

   图3-10 引起热议的恒源祥广告

  【营销“心”档案】

   “简单粗暴”,一样有效?

   2008年引起热议的广告形式,其实对于恒源祥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91年,恒源祥第一次投放电视广告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连读重复三遍的“恒源祥,绒线羊毛衫”,而到了第二年,恒源祥将广告语改为“恒源祥,羊羊羊”,自此往后,由稚嫩童声所演绎的“羊羊羊”一播就是十几年,而且是铁打的重复三遍。这一固定的广告形式、独特的广告声音和经典的广告画面,已经渗透到了消费者的认知系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是不是说,如此“简单粗暴”的广告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有效果的呢?

   心理学家针对这个问题,专门设计了一组实验。用一些毕业生的照片作为实验材料,告知参与测试的学生们,要测试他们对于这些照片的记忆水平。但是学生们所不知道的是,实验的真实目的是测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