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理论形态的公共关系,它来源于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运用于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并且在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中经受检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公共关系活动,这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问题在于我们具体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违反实践第一的原则。
其一,照搬照抄别人的研究成果,在别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逻辑推理、脱离实际。自以为精深玄妙,其实是在建造空中楼阁。如果不尊重我国的实际情况,没有实践依据,又不准备接受实践检验,只是想当然地进行“逻辑推理”,就必然会进入研究的死胡同。这是我们应当引起警惕的。
其二,片面地理解“实践第一”的原则,把“实践第一”理解为“实践唯一”,否认理论研究的相对独立性。例如有人评价别人:“自己关系都搞不好,现在居然也讲起公共关系课来了。”实际上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不能等同,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和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也不能等同。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就失去了理论的意义,而理论要能指导实践必须超越实践。从这一点来说,理论的功能是不可轻视的。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也要防止以“实践第一”之名行“实践唯一”之实的错误倾向。
要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也就是要以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指导公共关系活动为目标。只有这样来理解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取得实际的意义和良好的实效。
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服务。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简言之就是影响公众的态度,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必须以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为原则。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对象,例如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个事件、某种物品、某种制度、某种观念等等的评价及其行为倾向。公众的态度是指公众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及其行为倾向。公共关系活动以影响公众态度为目的,也即把公众态度引导到对公共关系主体有利的方面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共关系活动是充满主动性的活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所要揭示的,是公众态度产生、发展、变化的心理方面的依据;它研究公共关系主客体的心理以及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现象,都是为了影响公众态度。影响公众态度,使之向着有利于公共关系主体的方向发展,支配着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
坚持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第一种,是迎合部分公众的不良心理要求的错误倾向。这是必须反对的。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必须学会“揣摩人意”,但“人意”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迎合部分公众的不健康的、不合理的要求不能完全避免,但也不能以“不能完全避免”为由提倡这种迎合,或是把这当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手段。
第二种,是不顾公众的心理要求和心理发展规律,用强制性手段改变公众的态度。这也是必须反对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殡葬工人的劳动不够尊重,但如果在春节、中秋等充满喜庆的联欢会上开展尊重殡葬工人劳动的公共关系活动,这必然使人们感到扫兴,这种公共关系活动必然以失败而告终。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要依靠尊重人的心理要求、尊重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体现,否则,影响公众态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成为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的原则”。
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是公共关系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区别点,也是公共关系心理学学科的根本特征。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只有紧紧环绕于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才能使公共关系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公认的学科。
每篇文章,每本书都有一个中心,环绕着这一中心展开的论述才是有序的、严谨的,才不至于文不对题或是给人以拼凑的感觉。《公关心理学》是一本关于公共关系的书,又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它以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为中心。当然,问题主要不在于想怎么做,而在于实际做得怎么样。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牵涉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心理现象和社会内容的关系、虚情和真意的关系、需要和满足的关系、素质和形象的关系等等方面。只有把这些内容放到公共关系领域中来研究,才能和其他心理学的研究区分开来;同时,只有对什么是公共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不会把公共关系心理学变为销售心理学或交往心理学。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的中心命题。环绕于这一中心命题进行研究,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
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我们的公共关系学,是立足于中国实践的公共关系学。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过程中,它也要向前发展。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这一问题还没有在公共关系学中深入地进行研究。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责无旁贷地担负与公共关系学共同研究这一课题的任务。两门相关的但又不同的学科研究同一个课题,目的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研究方法也不一样。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不同国家中公共关系的区别,并且只把它当作研究公共关系心理的条件因素,研究的重点在于公共关系心理方面的差异,主要运用的是心理分析的方法。公共关系心理学要担负起这样的任务,没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不行的。
从总体上说,公共关系心理学还处在初创阶段,体系、结构和内容都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这同样也需要研究者的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
从更广阔的时空范围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和公共关系还很不发达,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公共关系工作者和我国的公民,为了赶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理论素质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这些都要通过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开拓创新精神才能收效。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不但对建设这门学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具有积极意义。
坚持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才能使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长盛不衰;才能使我国的公共关系活动更顺利地开展。人民群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包括公共关系活动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开创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勇于开拓创新,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是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