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立搜索俱乐部的计划很快得到了李彦宏的同意,于是王湛给所有员工发邮件,招募俱乐部成员,同时在百度网页服务器上架设了论坛。经过一番筹备,搜索俱乐部开始运作了。
结果也正如王湛预料的一样,搜索俱乐部为百度聚拢了一批对搜索引擎技术及产品感兴趣的中国网友。他们在俱乐部上发表自己对搜索引擎的看法,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让王湛受益不小。百度前任产品副总裁俞军,就是通过这个搜索俱乐部被王湛发现,从而加入百度的。当时,俞军的网名非常显眼,叫“搜索引擎9238”,他经常在搜索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对百度提出了不少建议。王湛把他写的建议转给百度的技术员,根据这些意见修改百度产品。王湛知道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搜索引擎技术天才,后来当王湛看到“搜索引擎9238”写的极度热爱搜索引擎的求职信时,便邀请他加入了百度。
面对互联网的寒冬,百度阔步向前,在寒冬中绽放春意。此时,好产品有了,好团队有了,而且产品销售量也在不断提高,百度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大好。
但世事难料,谁也无法预知明天,等待百度的将会是什么呢?
5.在迷茫中寻找未知的突破
2001年前后,中国承受着网络泡沫破灭的疼痛,并且这种疼痛还在延续着。有许多互联网公司已从昨日的辉煌跌入黑暗,底子薄弱的以破产告终,底子厚实的紧勒腰带,咬牙死撑,希望能撑到温暖的春天。和这些互联网公司相比,李彦宏经营的百度算是稳步发展,一切按预定计划前进,没受到什么影响。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得益于李彦宏及百度其他领导人的决策和商业掌控能力,二是得益于此前产品的成功让百度的员工对公司充满信心。
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同年夏天,以李彦宏为首的百度领导者察觉到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公司正从一条宽阔的汽车道逐渐走向一条狭窄的人行道,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百度就会一条窄道走到底,距灭亡也就不远了。对此,李彦宏及百度的领导人认真分析了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
当时,百度垄断了国内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技术服务市场,国内80%的门户网站都采用百度的搜索技术,并且随着搜索量的不断增加,属于百度的这一块市场也一直增长,这称得上是一件喜事。但是尽管付出这么多的心血,做出这么好的成绩,百度的资金却入不敷出,根本不赚钱。如果一个公司光赔钱不赚钱,就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换而言之,就是离破产不远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局面,并不是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百度公司和其他几大门户网站的利益问题。当时使用百度搜索技术服务的有好多网站,比较有实力的有新浪、搜狐、网易等,他们深知自身对搜索引擎的需要,并且自从使用了这项服务之后,网站流量就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他们在搜索引擎方面不但不愿意付出更多资金,而且还把这一块的技术费压低甚至拖欠。极富商业头脑的他们认为,向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加载一个搜索框,除了能提升流量之外,网站自身根本没有赢利,根本不像新开个频道那样赚钱。
此时,百度陷入了两种困境之中,它们犹如两把利刃插在了李彦宏及百度领导者的面前,让他们进退两难。随着各大门户网站的流量不断提升,来自门户网站用户的搜索请求量也在不断扩大,以当时的硬件设施根本达不到要求,必须进行升级,而这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一些门户网站还在搜索引擎技术服务上讨价还价,一再压价,更别说多支付一点钱了。百度作为一家公司,特别是由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企业,如果不赢利,拿什么去偿还股东们的投资?所以百度一定要赢利,如果继续目前这种入不敷出的商业模式,最终只有死路一条。此时,李彦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中,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将百度狭窄的路子拓宽呢?
为了探寻一条新路子,李彦宏和徐勇等人白天奔波,晚上开会,为公司的发展绞尽脑汁。这时他们已经意识到,公司以前的定位不是十分理想,毕竟为门户网站打工不是公司发展的长久之计。如果门户网站连他们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就根本不可能把食物分给为他们打工的百度。所以,公司必须重新定位,找出新的赢利模式,从而拓展公司发展的路子。
有人认为做软件比较合适,把搜索技术打包成一个软件,然后卖给各大网站,这些网站不仅仅是门户网站,还有其他的一些中小型网站,比之前专为门户网站做搜索引擎服务要全面。但是,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之后,大家发现这种模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轻松好做。因为当时互联网正处于冷淡期,各网站考虑的是如何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