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豆瓣、知乎,还是微博、微信,只有内容生产者持续地生产优质内容,内容消费者才愿意为内容埋单,而网站(产品)才能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如果我们套用时髦的“生态”概念,毫无疑问网站与产品提供了生态环境,从而使生态圈中的参与者——内容生产者与内容消费者能够茁壮成长。
内容消费者定位
定位内容消费者,是一个以内容为主的网站(产品)首先要做的事情。内容消费者定位决定了网站(产品)最早一批种子用户中进行内容消费的人群描像 [2] 的关键。
比如,知乎早期的内容消费者定位是IT互联网人群;豆瓣早期的内容消费者定位是喜欢读书的人群;时光网的内容消费者定位是电影爱好者。
内容消费者定位之后,可以确定网站(产品)早期提供的内容会聚焦在哪一些用户群体,从而建立比较单纯但直接的效果评价体系,并为后续运营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譬如,如果时光网早期的内容消费者定位是电影爱好者,那么需要审核新进入的用户是否满足电影爱好者的条件,他们是否会大量消费有关电影的内容,甚至能否从中产生一批能够创造新的电影内容的种子用户群体。如果通过数据分析判定确实如此,那么时光网早期的内容构建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内容消费者的定位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并非在任何时间节点,内容消费者的描像都是一致的,它可能随着网站(产品)内容的调整而发生变化。所以,在内容消费者定位上,我们需要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定位的转移。
譬如,知乎在完成了早期的用户导入之后,根据话题的扩展,获得了更复杂的内容消费者群体,这些内容消费者群体并不甘于仅仅是消费互联网的相关内容,甚至他们对互联网相关内容并不感兴趣,反而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如体育、电影、美妆、摄影等感兴趣。此时,知乎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内容生产者,专门供应这些领域的内容,以满足内容消费者的需求,否则就会由于缺乏内容导致相应的内容消费者迁移到其他平台的后果。
因此,每个以内容为主的网站(产品)都需要评估让用户进入的速率以及用户选型 [3] 的控制。
如果我们考虑用户速率,用户过快进入可能会导致内容消费定位来不及调整,甚至冲击最初建立的内容消费者定位,影响网站(产品)所提供内容的质量和用户接受度;而用户过慢进入会导致内容消费力不足,内容生产者缺乏动力,从而影响内容的质量与数量。
如果考虑用户选型,用户选型的错位会导致网站(产品)内容与内容消费者不匹配,轻则导致整个网站(产品)内容方向发生偏移,重则导致用户大量流失,网站(产品)崩盘。
邀请机制
通常,控制内容消费者进入最成熟的方案是:邀请机制。
“邀请机制”是指通过发放邀请码的方式,让一部分用户获取进入网站或者使用产品的资格。我个人认为,互联网产品邀请机制可能脱胎于传统高端奢侈品行业的惯例:每逢新品发布,就有一些顶级客户会被邀请到场,进行内部的展示与购买,而未获邀请的人则无缘见到这些商品。
Gmail(谷歌电子邮箱)可能是最早采用邀请机制的互联网产品。2004~2007年,Gmail开创性地采用了邀请机制,该产品并不开放给所有用户,只有获得邀请的用户可以体验该服务。知乎在2011~2013年也采用邀请机制,每个用户可以获取10个邀请码,根据用户贡献度与活跃度的不同,当用户发完10个邀请码后还可能获得追加赠送的邀请码。
虽然“邀请机制”听起来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大多数互联网产品都或多或少地用过这一方式。
“邀请机制”有多种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主动邀请和互动邀请。
主动邀请,由品牌或者产品主导,邀请业内有影响力或对品牌、产品感兴趣的用户。这种邀请多见于网络游戏的测试阶段和互联网产品获取种子用户的阶段。
互动邀请,是网站(产品)已有的用户对还未进入的用户发起的邀请,让有需要的用户进入并体验产品。这种邀请多见于社交产品、社区产品和强针对性产品。
邀请机制是一把双刃剑。
第一,让人感受到“稀缺性”,能够带来精确锁定,也会造成黑市交易。人群精确锁定是最好的结果,这意味着进入网站(产品)的用户完全符合运营者的期望。但如果稀缺的邀请码流入黑市,就无法达到其锁定人群的目标,甚至会导致用户的厌恶情绪,损害品牌形象。
第二,可以制造垂直领域用户群,但可能导致用户群体过于单一。在内容为主的网站(产品)早期,用户群体单一可以让网站(产品)拥有较好的掌控能力和内容生产能力,但长期来说会因为缺乏成长性与活力降低用户的兴趣。
所以,就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需要特别注意动态的内容消费者定位,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考验内容运营者与内容生产者的能力,甚至考验网站(产品)的功能。邀请码让潜在的用户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邀请码背后的世界究竟如何。但是,如果用户预期控制不当,内容生产者或者运营者的能力不足,甚至网站(产品)的技术有问题,就很容易导致用户活跃度低,无法带来有效用户留存和活跃,从而带来糟糕的结果。
护城河机制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