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人员需要和运营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确定哪些运营工作可以通过系统来完成,譬如,针对特定的用户行为给予的用户奖励就可以通过系统来实现。运营人员同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计划好每一个阶段需要达成的运营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运营。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如果要设计等级、积分、称号体系,一定要遵循先通过初始数据获取模型、再逐步上线并设置好调节阀的步骤。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内部测算与建模。对用户激励的测算与建模,是运营中比较繁琐的工作,而供用户了解、使用的展现方式则要简单。
我们开始会设计一些行为数值,先通过系统中已有用户的行为去获取初始的行为数值统计,然后再基于一些原则,譬如成本控制、覆盖度预测等方法,去调整这些数值,直到上线运营。在运营的过程中,逐步开放行为,并不停地对模型进行修正,直到这一套体系可以成熟地自行运转。这是繁琐的部分。
用户看到的是有哪些行为可以获得奖励,一段时间之后又有哪些新的行为可以获得奖励。这是简单的部分。
运营活动中涉及的行为和对应的奖励,活动初期可以不对用户公开,方案成熟后再面向用户宣传推广。运营工作绝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而是结合运营数据,不断改进与提升的过程。不管是移动端还是PC端,都是如此。
让用户看懂活动内容
虽然运营是一件繁琐的工作,但是一旦你要基于用户设计运营方法,不管你背后的逻辑多么健全、规则多么详尽,你都要考虑到用户接触这些运营内容时,是否感觉活动流程自然、是否能快速看懂活动规则。否则,活动流程就有问题,需要重新推敲。
我们以易到用车的活动为例。
易到用车使用了H5(第五代HTML,也指用H5语言制作的一切数字产品)页面作为活动展示页面,见图9–9—图9–12。
易到用车用了4屏页面,把活动说得清清楚楚。
·活动时间:即日起到3月2日(如果把起止时间说清楚就更好了)。
·活动规则:填入个人资料进行报名,活动期间抽奖,限500名用户。
·奖励发放/可用时间:活动期间至3月6日。
图9–9
资料来源:易到用车App
图9–10
资料来源:易到用车App
首先,这个活动可能是和宝马的联合活动,目的是尝试进行潜在客户分发(对宝马汽车有兴趣的用车人信息应该会提供给宝马公司,供销售车辆使用,譬如回访用户的乘车体验,并借此了解用户的购车需求以及对宝马品牌和产品的认知)。
图9–11
资料来源:易到用车App
其次,虽然活动同样采用了收集用户信息的传统方式,但其包装并不令人反感,相反,没有乘坐过宝马汽车的客户,也会为了体验宝马的乘坐感受而留下信息。
图9–12
资料来源:易到用车App
第三,用户的操作成本很低,只要用户不反感提供个人信息,那么对于用户来说就是简单填写信息而已。
尽管这个活动的效果无法估计,但该活动的设计值得借鉴。
2015年除夕夜的红包大战曾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抛开官方提供的数据,不管支付宝红包2亿多的收发量还是微信红包10亿多的收发量,相信双方的运营人员更关注的在于这些红包发放之后的去向。微信支付的运营人员应该会关注有多少人收到微信红包后将金额提现,甚至转入支付宝,而不是作为零钱使用;而支付宝红包的运营人员则会关注这个活动带来了多少关系链,以及支付宝红包后续应该如何进行调整,让它更符合客户的预期和习惯。
在移动端开展活动,不仅仅要关注活动当期的效果,还应该关注用户的后续动向。当然这是所有运营活动之后都需要运营人员密切关注的内容。毕竟,活动更像一个催化剂,而不是发动机。如果你的用户只有在做活动的时候才会活跃,那么产品一定存在大问题。
红包大战
2015年春节发生了一件可能会载入互联网史册的事情,就是支付宝红包大战微信红包。这次的巨头对垒,很值得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进行一些对比。
1. 微信红包活动。
活动开始前,如果你发现了“摇一摇”上的“红包”字样,并试着摇一下,你会发现如图9–13的页面,请注意时间的提示和数量的提示。
图9–13
抢红包活动开始后,如果你摇了,但是没有抢到红包,你会看到这个页面,如图9–14。请注意“抢红包进行中”这个提示以及剩余红包数量的提示。
图9–14
如果你摇中了红包,微信页面会提示“已存入零钱”,并通过引导,提示“帮好友领红包”以促使用户进行分享,见图9–15。
图9–15
活动结束后的页面,见图9–15,请注意下方的文字提示与图9–13的差异。
图9–16
2. 支付宝红包。
整点活动开始后,你会看到好多小人跳来跳去,你需要点击小人,但点击小人并不意味着能够拿到红包,除非出现图9–17上的文字。
图9–17
如果你始终点不到有红包的小人,时间结束时会收到这样一条提示,如图9–18。
图9–18
如果你“幸运”地抢到了红包,你会收到这样的提示,如图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