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是新媒体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岗位。一旦这个社群培养出牛人,就给他做表情包。然后借助表情包系列,把社群的文化和品牌传递出去,这也是社群品牌媒体。
2.2.4.2 打造社群的品牌活动
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社群要打造品牌活动,并坚持系列化输出,这样就能够让社群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高质量的有同好的人主动加入进来,让社群的质量更高。
比如吴晓波书友会,在全国各地线下经常用“吴晓波读书会”名义举办活动,互相分享活动经验,社群的声势就越来越高。
秋叶PPT团队在网上经常做活动或者发布干货,比如群殴PPT、拆书、3分钟教程、一页纸PPT、拍砖PPT……我们都会把它们制作成一个话题,并坚持围绕这个话题做长期运营,希望这个活动不会昙花一现。
我们观察过很多企业做新媒体营销,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每次都跟风,每次都出一个好点子,每次都做了一次内容爆款,但没有形成话题沉淀。每次都得去想新创意、新模式,这样会很累。
如果一个品牌没有持续化的沉淀,不能形成长效追随效应,是无法吸引忠实的用户的。
秋叶PPT自2015年年初打造“群殴PPT”活动,一开始没有太多人参与,到现在每期最多有300名不同的学员或网友参与。
累积到2017年年底的第80期“群殴PPT”活动,参与输出的总人数已超过10000人,差不多是我们当时学员总人数的10%,这些人我们认为是我们社群逐步品牌化的关键力量。
这个活动说起来规模也不算大,但是合作过的企业包括360、腾讯、京东、苏宁、华硕、微软等知名企业。活动合作方式很简单,企业把他们的PPT发给秋叶PPT团队,让秋叶发动全国的小伙伴做修改,然后小伙伴把修改后的PPT发到微博请老师点评,秋叶团队转发优质作业给大家学习,这个过程自然构成了社交化营销模式。
秋叶PPT团队一开始就思考如何让群员从“观察者”变成“行动者”参与到社群的运营中,逐渐群体进化成一个爱学习、爱行动、爱分享的进步社群。我们鼓励学员在PPT课程学有所成后,读一本书,做一个有内容的读书笔记PPT,老师免费指导修改并发布到微博、微信、网盘等多渠道。正因为分享了好的读书笔记PPT,学员@暁荻连接上了人民邮电出版社编辑,出了一本用PPT写的书《图解力:人人都能看懂的经济学》。秋叶不但给了她很多指导,在书出版后也大力推荐。
至于学员的作品得到网络大V的转发、抛来工作的橄榄枝、接到PPT设计的付费任务,这样的案例就太多了。这样的真实案例也鼓励了其他学员更好地学习和进步。每周五的分享,由早期的嘉宾分享逐渐演变为学员分享,我们把读书笔记PPT的优秀学员组织到一起,然后带动更多的普通学员做更多的输出,慢慢地我们把分享活动直接进化成了鼓励大家动手的品牌活动“群殴PPT”。
我们还会把输出的好作品做成明信片寄给他们,鼓励他们微博、微信互粉,交叉连接,让大家感觉四海皆兄弟。
大量的输出就带来了可观的流量,现在“群殴PPT”被一些品牌看重,要和秋叶PPT约内容植入,这说明社群推广的力量也得到市场的认可。
秋叶PPT团队发起的“群殴PPT”线上活动已3年,不管投稿者数量有无波动,我们坚持每两周一期,一年不少于20期。如果没有这个坚持,也不会带来活动的品牌效应,也吸引不了一群人坚持动手,更不能为“一页纸PPT大赛”带来品牌合作广告客户。
为什么这些品牌会选择秋叶PPT合作,除了看重秋叶PPT整个团队的覆盖人群和企业产品线吻合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秋叶PPT坚持运营“群殴PPT”活动,慢慢做推广,活动形成固定的节拍,吸引一批人固定参与,就会累积能量,就会逐步引起企业的注意。
“群殴PPT”一开始推出来,根本没有任何人意识到“群殴”的价值,只是当秋叶PPT推出了一篇微信文章,但是连续坚持做了十 多期后,就出现了主动洽谈合作的企业。
和这些品牌合作,秋叶PPT一开始根本就不计较费用。秋叶PPT的逻辑是多与品牌合作,能够抬高活动的身价,哪怕一开始收钱少,慢慢就会形成稳定的市场。
有了稳定的合作模式,秋叶PPT团队顺势推出“群殴PPT”在线网站,可以让企业一目了然看到活动的成果,把分享的活动成果可视化。
很多社群做在线分享,但是没有打造分享的品牌,这些活动就没有形成势能,也没有考虑把品牌活动的势能聚合到可以分享的平台上,这就造成了口碑的流失,从而导致社群品牌积累的流失。
比如知识IP大本营和BetterMe大本营,从2016年开始,坚持举办线下“大咖秀”分享活动,尽管每一场活动都没有任何盈利,甚至还要额外投入人员,但是在核心城市的大咖秀线下活动的存在,能让大家意识到我们社群的存在和影响力。不是每个社群都能够在一年举办10场线下付费分享活动,还场场爆满的,这就是社群影响力的展示,为我们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合作机会。
如果一个社群不有意识地打造一个或几个品牌活动,让别人一看到这个活动就联想到背后的社群组织,那么这个社群的生命力也是堪忧的。比如,罗辑思维的罗友霸王课,也是罗友组织的分享活动,也是在全国各地用同样的品牌坚持运营,慢慢积累了自己的知名度,不过后来罗辑思维表示不为“罗友霸王课”做品牌背书,对这个活动品牌影响力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迫启动新的品牌活动运营,代价很大。
2.2.4.3 打造社群的品牌产品
社群最好的输出还可以变成付费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像李海峰老师的DISC双证班社群,就围绕自己的社群品牌输出了一系列的品牌产品服务。
首先是DISC双证班两天课程,在课程内为老学员提供了分区馆长、核心群群主、课堂助推教练、同桌等一系列职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型社群体系。李海峰老师不仅仅自己授课,更重要的是推出磨课体系,帮助自己的学员打造自己的专属的DISC课程,并通过自己的双证班平台,邀请大家分享授课。
李海峰还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出“DISC一日商学院”讲座,主讲的人就是有潜力做好培训的优秀学员,以及助阵的大咖,用线下讲座平台帮助学员成长。如果学员在课程和讲座上有好的心得感悟,海峰老师会通过自己的官方微信分享,并扩散到自己的上百个DISC学员群中。
围绕DISC课程,李海峰老师出版了《DISCover自我探索》等图书。李海峰老师不仅仅自己出书,还组织上过DISC双证班的优秀学员合作出书,DISC女学员合著的《通往幸福的路上并不孤单》口碑很好。
李海峰老师社群影响力出来后,接到很多直播和在线课程开发邀请,他整合DISC男学员和女学员,分别在千聊上打造系列DISC分享微课,并通过社群的能量,甚至主动出钱推广,让千聊课程专栏订阅破万,帮大家扩大影响力。
同样,李海峰老师在十点课堂上的在线微课“赢得欣赏,在社交圈收获好人缘”爆款突破2万人购买后,他邀请自己的学员在课程里做微分享音频课程,希望社群的品牌和学员个人品牌互相促进。
这样围绕“DISC双证班”认证课程体系,李海峰老师推出了线下课程、线下讲座、图书、线上直播、线上微课一系列的社群品牌产品,社群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2.2.5 复制——让你的社群更有能量
2.2.5.1 主题型社群如何复制
所谓主题型社群,就是围绕“同好”构建的社群,如读书群、学习群、健身群、宠物群、家教群等。
复制这样的社群最好的策略是“以老带新,滚动发展”,而不是“积极宣传,快速放量”。
现在很多社群的做法是拉起章程,聚合一群人,然后大家形成统一的推广文案,一起发力各种自媒体和朋友圈,希望一下子把社群的规模做起来,再集中运营,节约成本。这种思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际上很容易因为社群规模扩大太快而管理失控。
我们推荐的策略是:
(1)先建立一个优质的社群,一边运营一边发现人才;
(2)通过社群新陈代谢留下同频的人,加入核心运营群;
(3)在核心群随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