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告点击量;

 百度处理     |      2021-12-09 15:38

  4. 反思与总结:活动效果、宣传效果带来了哪些经验和教训,下次应该怎么调整,如何提高。

  如果我们已经了解了活动策划文案所包含的内容,我们接下来就要去学习,如何真刀实枪地写一个活动策划案,在这里引入一个例子。

  背景

  某社区产品,有注册用户数1 000万,其中付费用户数100万。产品只有一个付费点,即VIP会员,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1.在指定电商网站购物享受全场8折优惠;

  2.可以每月固定获取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社区的道具、彩票及话费充值卡;

  3.可以查看社区中的高级内容。

  老板认为最近一个月用户的增长有些乏力,注册的用户数很平稳,一个月来未有突破;同时,付费用户数几乎没有增长,需要提升付费用户数。

  活动需求

  1.提升该社区产品的注册用户数。

  2.提升该社区产品的付费用户数。

  通常,我们接到的活动需求,或者我们打算做一个活动时,最原始的需求可能就是这样的。

  活动策划

  接到这个需求,我们接下来会做几件事情:

  1.确认可以作为活动奖励的资源。比如积分商城的折扣等。

  2.确认两个目标可能需要采用的活动方式。比如: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带来注册用户,从未付费的用户首次付费就送多倍积分。

  3.确认宣传渠道,了解资源排期的情况。

  4.考虑活动的周期是一个月,还是两周,或者长期进行。

  运气真好,假设最近是世界杯期间,于是我们就可以这么设计:

  活动主题:球迷狂欢节,邀请朋友,即享双倍惊喜。

  活动对象:使用某社区产品的用户。

  活动时间:2014年6月12日—7月13日(世界杯期间)

  活动描述:

  惊喜一邀请好友送VIP:邀请好友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完成邮箱或手机验证,您和好友都可以获赠7天VIP奖励。

  惊喜二首次购买VIP送积分:首次购买VIP资格,即送10 000积分,可以换取100注彩票,或100元话费充值卡等精彩礼品。

  错过再等4年!

  活动规则:

  邀请好友送VIP规则:

  1.请先登录本站账号,或注册成为本站用户。

  2.活动期间,登录本页面,并通过SNS(社交网络)分享、邮箱邀请、复制链接等多种邀请方式,成功邀请好友进行账号注册,完成邮箱或手机号验证的用户,即可获赠奖励。

  3.奖品为7天VIP资格,您和好友均可获得。

  4.奖品为即时发送,多邀请多送,上不封顶。

  首次购买VIP送积分规则:

  1.活动期间,首次成功购买VIP会员,即送10 000积分。

  2.积分即时发送到账户中,您可以使用积分兑换自己心仪的礼品。

  3.活动期间,使用积分兑换彩票,买一送一。

  活动解释权归XX社区所有。

  宣传投放:

  首页轮播广告位1个、定向EDM邮件1 000万封、合作伙伴置换广告位4个。

  风险控制:

  1.防止用户恶意刷取奖励,监控被邀请用户行为及注册、登录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情况。

  2.防止奖品超发,后台提供成本控制器,超过发放奖励成本的80%报警,并对警报联系人发送短信。警报联系人:XXX,手机号码:139****1234。

  监测指标:

  1.广告点击量;

  2.活动页面UV\PV;

  3.各级页面转化率;

  4.付费用户数;

  5.注册用户数(分邀请渠道)。

  预计效果:

  活动期间,带来100万新注册用户及10万新付费用户。

  成本预估:

  广告成本(略,表格)、积分成本(略,表格,此处预测消费积分对应的奖品价值)、VIP试用成本(略、表格)

  FAQ(略)

  活动风险管控与应急预案

  我一直认为,运营最累的部分,其实是如何控制运营风险,把用户体验做到最好。而活动运营最累的环节不是如何设计一个有趣的活动,而是如何保证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减少活动的风险。换而言之,哪怕是最普通的活动内容,用户看了完全提不起参与的兴趣,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应该引起运营人员关注的是,不能让有兴趣参与的用户在整个活动流程中感到不快,不管是活动开发有Bug(错误)导致的体验不佳,还是活动设计有漏洞导致的不公平,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和严格把关的内容。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一个活动会有哪些环节、哪些风险是需要控制的,而涉及的对象又是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线上的活动流程中有哪些环节,如图4–9。

  图4–9

  每一个阶段都涉及不同的人员,并存在不同的风险,我们用一张思维导图来具体说明,见图4–10。

  图4–10

  这张思维导图只是大致归纳了一个活动从策划到上线,期间所经历的环节,以及在每个环节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风险。如果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其实所有的风险,大都和“沟通”有关。

  沟通的成本很高,运营人员、产品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客服人员……甚至包括用户,大家在沟通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没有说同一种语言”。

  我以亲身经历过的案例进行说明。

  市场部同事谈了一个合作,双方做联合活动,目标很简单,就是通过两个产品上的Banner(横幅)位,为彼此引入新用户。这个活动由市场人员策划,交由运营人员与开发人员对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需求,最后却?